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周社

周社

周人祀土地神之处。《吕氏春秋·应同》:“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参见“两社”。

猜你喜欢

  • 邛崃关

    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南。以邛崃坂而名。隋大业十年(614)置。唐代为通往南诏要冲,太和六年(832)西川节度使李德裕重修。《资治通鉴》:咸通二年(861),南诏寇巂州,攻邛崃关;乾符元年(874),南诏入

  • ①农具名。战国流行于北方。《管子·海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尹知章注:“大锄谓之铫。”《战国策·秦策四》:“无把铫推耨之势。”姚宏注:“铫,芸苗器也。”吴师道补正:“字与‘锹’同。”②见“

  • 都纪

    官名。管理道教事务之道官。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为各府道纪司之长官。府各一人,从九品,设官不给禄,颁发度牒。掌钤束一府之道人。清沿明制,品秩未入流。例由礼部拣选通晓经义之道人充补,移咨吏部注册。

  • 鄂君启节

    战国时楚国颁发给鄂(今湖北鄂州)封君启的铜节。其作用相当于水陆通行证。现存五件,1957年出土于安徽寿县城东丘家花园。青铜质,铸于楚怀王六年(前323)。分舟、车节两组,每组原均有同铭节五件,可拼合成

  • 尚野息

    即“尚结息”。

  • 闻见前录

    书名。亦名《邵氏闻见录》。北宋邵伯温撰。二十卷。书成于南宋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收入子部小说家类。前十六卷记宋太祖以来故事,对王安石新法始末记载较详。第十七卷多记杂事。第十八卷至二十卷记其父邵雍言行

  • 河银

    即河库银两,亦称河道钱粮。清代用于修筑堤防,疏浚河道,员役俸饷及办公费用。由有河工各省该管道员经管。于各直省征解,河道总督及各分司支用,年终稽核完欠,分别奏销。河银开支庞大,年开支在银五六百万两以上,

  • 武漳

    881—944唐末五代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字巨川。早年事晋王李存勗,屡有战功,擢太原衙前兵马使。后唐同光三年(925),从魏王李继岌灭前蜀,因留成都。从孟知祥征战,以功授绵州刺史。入后蜀,迁山南节

  • 稷山

    ①在今山西稷山县南。相传周之祖先“后稷播百谷于此山”(《太平御览》卷四十五),因名。亦名稷神山、稷王山。《水经·汾水注》:“汾水又径稷山北。在水南四十许里。山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高十三里。西去

  • 养正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上海王琪、钱元中、张元基、苏庭猷、曹浩等人发起成立,担任义务夜课,中西并授。次年,由张轼等捐资添增日课,名中西启蒙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