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名实

名实

名,指名词、概念;实,指事物、实际。名实思想与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密切联系,受到先秦诸子重视。孔子主张循名责实,想用“正名”的方法巩固等级制度。《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墨子则认为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主张“取实予名”、“以名举实”。《墨子·贵义》:“瞽不知黑白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战国时,名实争论形成名辩思潮。后期墨家主张“以名举实”(《墨子·小取》),名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内容。名家强调“审其名实,慎其所谓”(《公孙龙子·名实论》),使名准确表达事物的本质。荀子要求“稽实定数(名)”、“制名以指实”,根据事物的“”来规定“名”。各家皆重视名实问题,提出各自的名实观,并涉及概念、判断、推理问题的研究,对古代逻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法家韩非从推行法制出发,重视名实问题。《韩非子·二柄》:“人主将欲禁奸,则审合刑名者,言与事也。为人臣者陈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

猜你喜欢

  • 开户家奴

    清雍正时开户人的身分下降,与奴仆相近,故时称“开户家奴”。见“开户①”。

  • 梁凤超

    清广西人。早年参加太平军。咸丰十一年(1861)任天海关正佐将,封敛天安。旋任江南水师主将,封开朝王宗、敛天义。约同治元年(1862)封贡王,守浦口江岸。次年为清军所败,后不详。

  • 司马庾

    即“司马唐”。

  • 月选

    官员铨选制度。元代规定从七品以下官员由吏部注拟,一月一次铨注。明时吏部每月开选一次,但单、双月有所不同。初授官及考定升降之官归双月大选,改授、改降、丁忧、候补者归单月急选。清沿用明制,京官自郎中以下,

  • 弹奏

    官制用语。凡台、谏官向朝廷上奏疏弹劾官员犯有公罪,以及閤门、御史台检察官员违犯仪制等事,皆称弹奏。

  • 莲鹤方壶

    春秋中期郑国青铜器。共两件,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通高118厘米。器身纹饰以龙为主体,盘绕纠结,两侧有兽耳,四角攀缘有翼之龙,圈足下为双兽作负器欲行状,造型于庄严肃穆中含动态情趣。盖顶端为双

  • 承康

    或作永康。后凉吕光年号(399)。

  • 叶伯英

    ?—1888清安徽怀宁(今安庆)人,字冠卿。附贡生。曾任清河道。光绪七年(1881)任陕西按察使,后迁布政使。十二年擢陕西巡抚。卒于任。

  • 吴樾

    1878—1905清安徽桐城人,原名越,字梦霞,后改孟侠。保定高等师范学堂肄业。光绪二十九年(1903)创办两江公学、出版《直隶白话报》,宣传革命。信奉暗杀主义,三十年与杨毓麟等组织北方暗杀团作为军国

  • 门下主书舍人

    官名。北魏置,属门下省。掌起草诏令。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六品上,地位高于中书舍人。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