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司马成公禾石铜权

司马成公禾石铜权

战国时三晋铜砝码。近半圆形,平底,钮缺,高15厘米,底径19.5厘米。复原权钮后实测重30,933克。腹部有刻铭,间有残泐。铭曰:“五年,司马成公����吏(事),命□□□与下库工师孟、关师四人,□禾石,半石甾平石。”“司马”是官职,“成公”为复姓,��为名,司马成公��系此权之监造者。“下库工师”为主造之工官,孟为其名。“关师”亦为工官,一说是实际铸造者。此权自铭“禾石”,表明为称谷物用的一石重的标准衡器。“半石甾平石”,说明是以盛半石粮食的标准容器甾之容量为准,制定此一石权之重量。据铭文所反映的铸造制度及铭文格式、字体,可判定此权属战国时三晋之器。以一石合一百二十斤计,由此权可知三晋的一斤约合258.1克。为研究战国衡制的重要实物资料。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猜你喜欢

  • 养廉处

    官署名。清代礼部所属办事机构。由本部堂官酌委所属司员管理,掌理收纳户部拨银及山东、安徽、福建、河南、山西等省解部银,并支给官员、吏役,以供养赡。宣统三年(1911)改隶典礼院。

  • 寿昌元宝

    辽代铜钱。形制与乾亨元宝同。铸于辽道宗寿昌年间。寿昌元宝

  • 浙江独立

    清宣统元年(1909)后,浙江革命党人在军队中加强工作。三年,上海独立消息传到杭州,部分新军、各地集中的会党及从沪赶至的敢死队于九月十四日(11.4)攻占省城,俘巡抚增韫。驻防将军德济据营顽抗,以汤寿

  • 吴城遗址

    商代中、晚期至周初遗址。位于今江西樟树市吴城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1973—1974年以来共四次发掘,揭露面积约1800平方米,清理出房基两座、灰坑和窖穴五十五个、墓葬十六座、陶窑两处,出土陶器、青铜

  • 殷铎泽

    1625-1696意大利人,字觉斯。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清顺治十四年(1657)来华传教。康熙三年(1664)杨光先反教案发,受牵连,被押送广州圈禁,后获释。旋奉命回罗马,请增派教士及资助经费。十三年

  • 李松

    ①新莽末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参加绿林起义军。更始元年(23),任更始政权丞相司直。受命与申屠建等攻武关,三辅为之震动。更始移都长安,奏请悉封诸功臣为王。迁丞相,与右大司马赵萌共秉内政。后率军迎战赤

  • 端砚

    见“紫石砚”。

  • 乾象历(曆)

    东汉末所制定的历法。灵帝时刘洪作。三国吴黄武二年(223)颁行,直至吴亡一直被采用。此历法确定了一系列天文常数新值,如一回归年为365.24618日,一近点月为27.55336日,一交点年为346.6

  • 阿悉结

    古部落名。一作阿悉吉。西突厥右厢弩失毕强部。居碎叶川西,后分为两部:阿悉结·阙俟斤部,阿悉结·泥熟俟斤部。

  • 清三通

    《清文献通考》、《清通典》和《清通志》三部通志类政书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