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右武卫将军

右武卫将军

官名。隋十二卫大将军之一。置二员,从三品,佐大将军总府事并统诸鹰扬府。唐时沿置,掌宫禁宿卫,凡翊府之翊卫、外府熊渠番上者,分配之。北宋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为武臣赠典或武臣责降散官。元丰改制后降为从四品。南宋时多不除授,隆兴中复置。辽代亦置,为加官。

猜你喜欢

  • 浮粮

    于正额税粮之外多征部分。 为征粮之附加税。清雍正二年(1724),除江西南昌、新建、丰城、进贤、奉新、宁州、靖安七州县浮粮。康熙、乾隆以后,历朝均行豁免。

  • 智部卿

    官名。渤海国右六司智部长官,员一人,居司政下。

  • 必兰纳识里

    ?—1332又译必剌忒纳失里、毗奈耶室利。元哈密力(今新疆哈密)人。初名只剌瓦弥的理。幼学畏兀儿文和梵文,后通多族语。研习佛藏。大德六年(1302),奉旨从帝师受戒,代成宗出家,改赐名。仁宗时奉诏译梵

  • 极庙

    宫名。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作信宫于渭水南岸,后以其象天极,又更名极庙。

  • 秦圜钱

    战国时秦国青铜铸币。包括以下两类:(1)圆孔圜钱,无郭,以“两”为货币单位,不记铸地,背平素。一般认为此系秦国圜钱的早期形式,始于《史记·六国年表》所记秦惠文王二年(前336)“行钱”。主要有:1.“

  • 庄子解

    篇名。明末清初王夫之著。内容以注解《庄子》为主,故名。文中分析《庄子》内篇和外篇、杂篇的思想倾向,断定内篇“意皆连属”、“指归则约”、“自说自扫,无所沾滞”,且对儒家态度缓和,系庄子所著;外、杂篇“徒

  • 鄂州临时约法

    即《中华民国鄂州约法》。清宣统三年(1911)八月由宋教仁等起草,九月十九日湖北军政府审订颁布。分总纲、人民、都督、政务委员、议会、法司、补则等七章,共六十条。主要内容是:1.凡湖北辖地概由鄂州政府统

  • 内史省

    官署名。隋代因避讳改中书省置,为五省之一。初置监、令各一人为长官,寻废监,以内史令二人为长官。下设侍郎、舍人、通事舍人、主书、录事等。大业三年(607)加置起居舍人,位舍人下,省通事舍人。十二年改称内

  • 紫溪水

    水渠名。在唐江南道杭州於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三十里。源出天目山,名锦江、浮溪,经县南,合众流为紫溪,又合昌化柳溪之水入分水县,再合桐庐之水以达浙江。贞元十八年(802)县令杜泳开,溉田四千余顷。又凿渠

  • 秘书中散

    官名。北魏置,为任职于秘书省的中散官。掌管禁中文书事务,参预礼仪、制度的议定,亦受皇帝之命外出执行临时任务,或亦领监御等曹事务。多由中书学士迁任。五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