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卢怀慎

卢怀慎

?—716

唐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先世家范阳,为山东著姓。进士出身。景龙中,累迁右御史台中丞,上疏请择官吏,省冗职,惩贪赃。后擢黄门侍郎。开元元年(713),为同平章事,寻进黄门监,与姚崇对掌枢密。自知吏道不及崇,遇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性清俭,不营产业。尝赴东都掌选,随身止一布囊。常食唯豆、菜,所居不蔽风雨。临终遗表荐宋璟、李杰、李朝隐、卢从愿等,后皆为名臣。

猜你喜欢

  • 廷辩

    亦作庭辩。公卿百官应皇帝之召会集朝廷辩论政事,是汉代的一种议政制度。《汉书·窦婴传》:“上然之,赐婴食,曰:‘东朝廷辩之。’” 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会公卿大夫东朝,共理而分别之。”

  • 陈藏器

    唐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开元年间曾任三原县尉,后弃官为医。精药学,以《神农本草经》虽经陶(弘景)、苏(敬)补集,但遗逸尚多,乃于开元二十七年(739)别撰《本草拾遗》,作为《新修本草》的补充。

  • 汉灵献二帝纪

    书名。东汉末年刘艾撰。六卷。已佚。

  • 大名府路

    ①北宋庆历八年(1048)置,为河北四安抚司路之一。治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魏县、成安、广平、馆陶、威县、临西,山东聊城、冠县、莘县、茌平、高唐、夏津、临清、陵县、平原、惠民、阳

  • 陶庐笺牍

    书名。清王树枏撰。四卷。作者曾寓陕甘总督陶模幕,代其草拟书牍,是书即包括此项书牍在内。书中文字,除论学之作外,举凡洋务、回民事务、康有为变法、义和拳等项,均有涉及,就中有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陶模同董福

  • 循吏

    古代将奉法循理的官吏称为循吏或良吏。《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史书中多为“循吏”作传,记颂其政绩。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文说·史体因革》:“

  • 塔思不花

    元人。大德八年(1304),以御史中丞、太仆卿改任中书右丞。十一年武宗即位,任御史大夫。遥授左丞相,进右丞相。奉命自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还京师治安西王党。七月,实任左丞相。至大元年(1308),升

  • 丁穆

    ?—约383东晋谯国(治今安徽亳州)人,字彦远。积功封真定侯,为顺阳太守。太元四年(379),苻坚攻顺阳(今河南淅川东南),被俘至长安,称疾不仕。后坚倾国南下攻晋,遂与关中人士谋袭长安,事泄,被杀。

  • 阳谷

    谷(穀)春秋齐邑。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春秋》僖公三年(前657):“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国语·齐语》:“桓公大朝诸侯于阳谷”,皆即此。隋置阳谷县。

  • 铁铜

    亦称胆铜。五代时以金属置换法制成之单质铜。将铁放入胆矾溶液中,使胆矾之铜离子被金属铁取代,沉淀下来之单质铜即为铁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