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华覈

华覈

?—约277

三国吴吴郡武进(今江苏镇江东南)人,字永先。历仕秘府郎、中书丞、东观令领右国史。屡上谏书,指论时政。吴少帝(孙亮)时,曾与韦曜、薛莹、周昭、梁广共撰《吴书》。末帝(孙皓)时,周昭、梁广已卒,薛莹被徙,韦曜下狱,乃表请召还薛莹为史官,得允准;又表请赦韦曜之罪使续撰《吴书》,未成。

猜你喜欢

  • 郭偃之法

    法名。郭偃为春秋时晋国掌卜大夫,曾佐晋献公、惠公、文公、襄公,著有法书,文公时提出变法。“文公问于郭偃曰:‘始也,吾以治国为易,今也难。’对曰:‘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 僧格都古稜特穆尔

    即“辛爱”。

  • 混榜

    即“座位榜”。

  • 大斗拔谷

    一作达斗拔谷(《新唐书·突厥传》)或大斗谷(《旧唐书·吐蕃传》)。即今甘肃民乐县东南扁都口。当祁连山脉东段,自古为青海湟中和甘肃河西走廊间交通捷径。《隋书·炀帝纪》:大业五年(609),炀帝自张掖(今

  • 达干

    官名。(1)突厥阿史那氏别部大臣,世代为其官而无员限。(2)回纥、黠戛斯官第六等,无员限。

  • 杨木答兀

    女真人。初受明封为开原(《朝鲜实录》作开阳)三万卫千户。以骁勇称。永乐二十年(1422),因明守官非理虐害,谋叛,肆行剽掠,逃至朝鲜阿木河近地东良北。旋复至图们江外。明廷先后遣使招抚,不听。宣德八年(

  • 鱼陂

    春秋楚地。在今湖北天门市西北。《左传》昭公十三年(前529):“公子比为王,公子黑肱为令尹,次于鱼陂”,即此。

  • 白骨甸

    元代西域地名。别失八里东北之大戈壁,即今新疆布尔根河南之博尔腾戈壁。长春真人丘处机曾经其地。

  • 耶律羽之

    890—941辽六院部人,字兀里,又字寅底哂。通诸族语。辽太祖灭渤海,建东丹国。受任为东丹国中台省右次相。太宗即位,上言迁徙东丹居民。东丹王倍奔后唐,他治国事如故,以功加守太傅,迁中台省左相。会同元年

  • 长城

    ①(1)春秋战国时各国为相互防御,各在形势险要之地修筑长城。《左传》僖公四年(前656):“楚国方城以为城。”长城之筑,始见记载,北起今河南鲁山县东南,南至泌阳县东北。战国时楚、齐、魏、燕、赵、秦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