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半壁山

半壁山

地名。在今湖北阳新县东北。与田家镇分据大江南北,江流至此紧束,为长江中游战守要地。清咸丰三年(1853)九月,太平军占领半壁山;次年十月为湘军罗泽南所败,半壁山失守,即此。

猜你喜欢

  • 商代祭名。见于商代甲骨文。(1)祭祀动词。《说文》:“,告也”。武丁时期卜辞有:“侑南庚。”(《金璋所藏甲骨卜辞》第四百九十一片)(2)用牲之法。为砍杀

  • 白狼水

    ①即今白狼河。在今山东东部,源出昌乐南,东北流经潍坊市东,北流入莱州湾。唐长安中,窦琰于故营丘城东北穿渠,引此水曲折三十里以溉田,号窦公渠。②即今辽宁境内大凌河。因南源出于白狼山得名。《水经注·大辽水

  • 开府同三司之仪

    官名。南朝梁置。《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七胡三省注:“梁官制有开府同三司之仪,在开府仪同三司下。”

  • 关支

    清代各级官员及匠役人等向政府支领官物或薪俸,称关支。

  • 嵬名兀卒

    西夏皇帝称号。宋明道元年(1032)夏国王李德明死,太子元昊继立,欲正式称帝,遂废弃唐、宋所赐李、赵姓,自号嵬名氏,称兀卒,汉译亦作吾祖,党项语皇帝意,也作青天子。亲族皆以嵬名为姓。

  • 汪士慎

    1686—1759清安徽休宁人,字近人,号巢人,又号溪东外史。流寓扬州,与金农、华喦相友善。擅画水仙梅竹,清妙独绝。为“扬州八怪”之一。老年失明,为人画梅或作八分书,据传工妙胜于失明前。兼精篆刻。著有

  • 大理行记

    书名。亦作《大理纪行)、《南诏行记》等。元郭松年撰。一卷。松年于元至元十七年(1280)至二十年以西台御史巡行云南,至大理而作此行记。全文一千五百余字,记云南州、赵州、龙尾关、大理城之山川、古迹、风俗

  • 天文气象杂占

    帛书名。1973年于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中发掘。宽约150厘米,高48厘米,是以天文、气象占验吉凶的书。内容分为云、气、星、彗星四部分。其中用毛笔单线绘出的彗星图极为罕见,上面画有二十九个形态各异的

  • 迁隆寨

    宋置。隶邕州左江道,元降为洞,明洪武四年(1371)改设土巡检司。1927年废。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

  • 归善县

    东晋太和初置欣乐县。隋开皇九年(589)改此名。治今广东惠州市东。五代南汉时又移治今市。1912年改为惠阳县。历为龙川郡、循州、祯州、惠州、惠州路、惠州府治。宋有阜民钱监,酉平、流坑二银场,永吉、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