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升允

升允

1858—1931

清末蒙古镶蓝旗人,字吉甫。举人出身。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历任山西按察使、江西巡抚、察哈尔都统等职。三十一年任陕甘总督。宣统元年(1909)以反对立宪被革职。武昌起义后复被起用为署理陕西巡抚,与民军激战,至清帝逊位后始被迫西退。民初曾纠合旧部,多次策动勤王复辟活动。

猜你喜欢

  • 奔命律

    律令名。军事法律的一种。《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录有魏“奔命律”一条,内容规定,凡赘婿、后父和经商开店者都要从军,其生活待遇应低于普通军士,并被派遣从事有危险的敌前作业。

  • 李仁罕

    ?—934五代时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人,字德美。后唐同光中,以击败叛将李绍琛得善战名。后随孟知祥入蜀,任都指挥使,与赵廷隐、张知业分统诸军。长兴元年(930),知祥联合董璋反后唐,次年,取遂州,又取

  • 考授

    清代官缺补授方法之一。即经过考试后方可补授。京官司员以下,除留授、调授、拣授、选授外,特殊者考授。如国子监助教、翰林院孔目、笔帖式等,由部派大臣考试,拟正陪交部引见。

  • 拟注

    即“拟差”。

  • 九宗五正

    周代晋国都城翼(今山西翼城东南)的强盛家族。《左传·隐公六年》:“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杜预注:“翼,晋旧都也。唐叔始封,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遂世为晋强家。五正,五官之长。九宗,一姓

  • 委粟山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南。《资治通鉴》:三国魏景初元年(237),“营洛阳南委粟山为圜丘”;南朝齐建武二年(495),“魏主如委粟山,定圜丘”,皆即此。

  • 颜异

    ?—前117西汉人。曾为济南亭长。武帝时以廉直迁大农令。时御史大夫张汤奉命改革币制,造白鹿皮币。乃以王侯朝贺用仓璧,仅直数千,而其皮荐反直四十万,本末不相称,又与客非议法令,遂为人告发,事下张汤审治。

  • 额哲库

    又称额哲库哈番。官名。清崇德三年(1638)定部院官制,六部、都察院、理藩院各设二员。顺治十五年(1658),定汉名为“主事”,满名仍旧,正六品。又大理寺评事,同年定满名为额哲库,汉名仍旧,正七品。通

  • 净州

    金大定十八年(1178)置。治天山县(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城卜子村)。属西京路。辖境相当今四子王旗附近一带。为边境重镇。元改为路。

  • 良文港

    即今台湾澎湖南良文港。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二月二十七日,日舰先佯攻妈祖宫炮台,实从良文港登岸,清兵大败,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