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区粟城

区粟城

本汉日南郡治西卷(捲)县,地入林邑后名区粟。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一说在今灵江南高牢下村或顺化南香江南岸。三国吴赤乌十一年(248),交州与林邑战,“初失区粟”(《水经·温水注》)。后复。东晋永和三年(347),林邑王范文又“铲平西卷县城”(《晋书·林邑传》)。此后地入林邑。城周围六里余,砖墙上有五重层阁,阁上架屋,屋上有楼,高者达七八丈;地处二水之间,三方际山,南北瞰水,形势险要,林邑国兵器战具悉在此城。

猜你喜欢

  • 田文

    即“孟尝君”。

  • 宁明

    ?—1042党项人。西夏景宗元昊子,野利后所生。初立为太子,好道家学,从道士学法,为元昊所恶,不许再见。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习道气忤,食不入而死。遗奏请以白袷入棺,志其不能体亲之罪,元昊以太

  • 益都府

    金改宋青州为益都府。治益都县(今山东青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青州、博兴、广饶、寿光、临朐等市、县地。元改置益都路。

  • 高訾

    富于资财。訾同资。也用作富人的代称,有一定的财产标准。西汉前期,徙郡国高訾富人于关中诸陵,家产不满三百万(一说百万)者为“不中訾”。高訾一般指家产在三百万以上的富人。《汉书·货殖传》:“自元、成讫王莽

  • 右典牧都尉

    官名。西晋置。掌管马、牛的牧养,与中典牧都尉、左典牧都尉同属太仆,六品。见《晋书·食货志》。

  • 杂税

    指正税之外的各种税收。起源很早。南朝时已有记载。《南史·宋纪中·武帝》:“东境去岁不稔,宜广商货,远近贩鬻米粟者,可停道中杂税。”唐代已成为征收中的正式名目。《旧唐书·食货志上》:“大抵有唐之御天下也

  • 郑元勋

    1604—1645明末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字超宗,号惠东。出身盐商,寓居扬州。好附庸风雅,筑影园,富藏书,极园林之美,名闻四方。工诗善绘,喜结纳文士,邀复社友朋读书其间,诗文自适。崇祯十六年(16

  • 巨然

    五代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一说钟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开元寺僧。南唐后主降宋,随至开封,居开宝寺。以善画山水知名于时。下笔如文士,就题赋咏,词源滚滚而出,落笔无穷。师法董源水墨一体,创长披麻皴法。

  • 私人

    即家臣。《诗·大雅·崧高》:“王命傅御,迁其私人。”毛传:“私人,家臣也。”《礼记·玉藻》:“大夫私事使,私人摈则称名。”郑玄注:“士臣于大夫者曰私人。”

  • 黄景

    东汉人。桓帝时为谏议大夫,与伏无忌、崔寔等续撰《东观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