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匹马之壤

匹马之壤

亦作一马之田。战国时齐国土地面积单位。《管子·揆度》:“上必赐之匹马之壤。”又《山权数》:“民之能此者,皆一马之田,一金之衣。”具体亩积,释者数说。郭沫若《管子集校》引郭嵩焘曰:“百乘为耕田万顷,为马四百匹,则匹马之壤当耕田二十五顷。”马非百《管子·轻重新诠》引安井衡曰:“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出牛十二头,戎马四匹。则一马之田,一丘十六井之地也。”又引

李哲明曰:“马当为䇲马,俗谓之码,一马之田,言其少也。”马非百按:“‘匹马之壤’乃指一匹马一日所能耕种之田土面积而言。”若以“一马之田”与“一金之衣”,相对视之,似亦可理解为价值一马之田。

猜你喜欢

  • 斋帅

    官名。(1)南朝宋、梁置。在皇帝、诸王及州郡长官左右担任侍卫及洒扫、铺设等职。地位较低,多由寒人充任。北朝在皇帝左右的斋帅地位较高,常兼任其他较重要的官职。《魏书·李灵传》:“(李翼)初为荡寇将军、斋

  • 虞庠

    学校名。周代对贵族子弟进行初级教育的机构。相当于“小学”。《礼记·王制》:“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郑玄注:“虞庠,亦小学也。”“周之小学,为有虞氏之庠制,是以名庠。”

  • 钦命事件查办处

    官署名。简称查办处。清代皇帝为调查审理某些特别重大的案件,颁特旨设立的临时性机构。清末刑部改为法部后始设。主要官员一般由法部和有关衙门的主官组成,办案情况须直接报告皇帝。

  • 陈仕保

    ?—1854一作世保。清广西人。参加金田起义。咸丰三年(1853)封指挥,镇守扬州。后升夏官副丞相。四年奉命随曾立昌等率部救援北伐军。三月至山东临清,反对曾立昌北上主张,旋兵败南退。四月至安徽凤台县展

  • 扬越

    亦称扬粤。指《禹贡》扬州境内各族。与百越一词同为中国古代南方民族的泛称。《禹贡》扬州包括今淮南、长江下游及岭南东部地区,有时亦扩大包括整个岭南地区。战国时概指这些地区的居民为扬越。一说指居住于江汉一带

  • 汾州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改吐京镇置。因境内汾水为名。治蒲子城(今山西隰县)。孝昌中,移治隰城县(唐改名西河县。今汾阳市)。北齐改为南朔州,北周改为介州,隋大业三年(607),改为西河郡,唐武德元年(6

  • 宝历(暦)

    年号。(1)唐敬宗李湛年号(825—826)。凡二年。(2)渤海文王大钦茂年号(774—793)。凡二十年。 一说大钦茂晚年不用宝历年号,仍沿用大兴年号。

  • 明会典

    书名。明弘治时官修,嘉靖时续修,万历时重修。重修本凡二百二十八卷,题申时行等撰。万历十五年(1587)成书。体例以六部为纲,分述各行政机构的职掌、事例。冠服仪礼等并附有插图。内容较《明史》各志为详,为

  • 密州

    隋开皇五年(585)改胶州置。以境内密水为名。治东武县(后改诸城县,今诸城市),大业三年(607)改为高密郡。唐武德五年(622)复为密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高密郡。乾元元年(758),复改密

  • 公试

    宋承唐制,太学有公试,由朝廷降敕差官主考。元丰二年(1079)规定,太学外舍生每年公试一次。每年二、三月间举行,两日三场,第一日考诗、赋、经义五道,第二日考论、策各一道(分两场)。差外官主持考试,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