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北齐文宣帝

北齐文宣帝

529—559

即高洋。北齐王朝建立者。公元550—559年在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字子进。高欢次子。东魏时初封太原公,历任尚书令等职。兄澄死,进爵齐王,官至相国。武定八年(550),废东魏孝静帝,自立,国号齐,建元天保。在位期间,重用汉人杨愔,改定律令,修订《麟趾格》,又立九等户制,富者税其钱,贫者役其力。时侯景乱梁,乃乘机出兵,取淮南,克郢州(治今湖北武汉)。复与西魏争夺江陵(今湖北荆州),北伐突厥、契丹、柔然,并征发一百八十万人修筑长城,西起恒州(今山西原平西南),东至于海。又裁省州郡,存三州、一百五十三郡。后因凶杀无度,嗜酒肆淫,暴死于晋阳宫。后改号显祖。谥文宣皇帝,庙号高祖。

猜你喜欢

  • 经策

    古代对秀才、孝廉之考试方法。经即试经,策即策问。汉制,取士作简策问难,试者投射答之,谓之射策;若录政事得失以相顾问,谓之对策。魏晋以后大体承袭汉制。

  • 月坛

    帝王祭月之坛。又称夕月坛。北周始建,定秋分皇帝祭月于京城西门外。唐宋因之。苏轼《次韵蒋颖叔·扈从景灵宫》:“道人幽梦晓初还,已觉笙箫下月坛。”明初建于南京,洪武二十一年(1388)罢日月之祭。嘉靖议礼

  • 辨伪录

    即“至元辨伪录”。

  • 上县

    ①金、元、明县的等级。金以户口二万户以下、万户以上为上县。秩从七品。置令、丞、主簿、尉。元代江北六千户以上、江淮以南三万户以上为上县,秩从六品。置达鲁花赤、尹、丞、主簿、尉、典史。明以税粮六万石以上、

  • 法火药

    兵用火药。在火药成分中加入椒、蓼、白砒、矿灰、烧酒、松香等弥漫性物质。迷人鼻眼,眩晕昏花,喷嚏连天,不能自主,可多俘获敌兵。明以后一直沿用。

  • 搜落卷

    科举考试用语。亦作搜阅落卷。科举考试中防止弊端的一种措施。明代乡试中,主考可在同考官未推荐卷中再查阅一遍,果有异材,亦可收录。称为搜落卷。清代会试后,亦行此法。乾隆乙卯(1795)科会试榜发后,高宗疑

  • 宝鼎

    三国吴末帝年号(266—269)。凡四年。

  • 沮县

    西汉置。治今陕西略阳县东黑河东岸。属武都郡。西晋永嘉后废。

  • 敦薨山

    《山海经·北山经》:“敦薨之山……敦薨水出焉,而西(东)流注于泑泽。”按其上下文似在今河套北,《水经注》指今新疆天山。

  • 水城厅

    清置。明为水西土司地。康熙五年(1666),改土归流,属大定府。雍正十年(1732),置厅,设通判,仍属大定。即今贵州西部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