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北阙

北阙

汉代宫殿北面的门楼,为大臣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汉书·高帝纪》:“至长安,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颜师古注:“未央殿虽南向,而尚书奏事,谒见之徒,皆诣北阙。”

猜你喜欢

  • ①鲜卑族的一支。分布在今辽西一带。四世纪初,首领段务勿尘臣于西晋,受封辽西公,统三万余户,有骑四五万。数传至段辽为首领时,于咸康四年(338),在石虎、慕容皝夹攻下灭亡。部众并入后赵、前燕。参见“段部

  • 杂谷安抚司

    土司名。明永乐五年(1407),为抚辑维州而置,治所在今四川理县杂谷脑镇。管辖藏民及雅都、维城、曲谷等地(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被称为“新番”、“旧番”、“后番”之羌人。清康熙中安抚使桑吉朋降清后继

  • 仁义礼智

    儒家所说的人所固有的四种德性。孟子认为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与“是非之心”这四个善端的扩充。“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不可太过、

  • 私多

    见“徙多河”。

  • 刳首

    刳一作郀。春秋晋地。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左传》文公七年(前620):晋“败秦师于令狐,至于刳首”,即此。一说春秋秦地,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按《古文苑》东汉卫敬侯碑阴文云:“城惟解梁,地即刳首”。解梁在

  • 椻长

    椻一作偃。战国时中山国君中山尚之佞臣。据《吕氏春秋·当染》所载,中山尚听信他与魏义之谗言,导致灭国。楷书 ①吏职名。唐代门下省弘文馆校书郎置十二员、中书省史馆置十二员、秘书省置十员、秘书省著作局置五员

  • 茨充

    东汉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字子河。初举孝廉。光武帝时,任桂阳太守。教民种植桑麻,推广养蚕织屦,民得其利。

  • 和剂局方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梁松

    ?—61东汉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字伯孙。梁统之子。少为郎,娶光武帝女舞阳公主,迁虎贲中郎将。博通经书,明习故事。常与诸儒论议修明堂、辟雍、郊祀、封禅礼仪,深受宠幸。光武帝死,受遗诏辅政。明帝

  • 司正郎

    散官名。金代置,为司天监散官,二十五阶之第十九阶,秩正八品下。元沿置,为十四阶之第九阶,秩正七品。明洪武四年(1371)亦置,为钦天监散官,以授五官灵台郎。十五年废,改依文散官分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