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北京人

北京人

又称北京猿人、中国猿人、北京直立人。是距今约五十多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古人类。因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而得名。周口店猿人洞自 1927年以来经多次发掘,共获得头盖骨六具(第一个头盖骨是裴文中在1929年发现的)、头骨碎片十二块、下颔骨十五块、牙齿一百五十七枚、大腿骨断片七块、小腿骨一块、上臂骨三块、锁骨一块、月骨一块,共代表四十多个男女个体。北京人头部有许多猿类特征:头盖低平,额部后倾,眉骨粗壮前突、鼻子宽扁、牙齿粗大而纹理复杂、吻部前伸,头骨骨壁约比现代人厚一倍,脑量平均1075毫升,约为现代人平均数1400毫升的百分之八十;但其上肢骨已与现代人极为相似,下肢骨有与现代人相似之处,其身长约163厘米。上肢由于劳动发展较快,下肢只担负行走发展较慢,而脑及头骨是随着手的劳动和四肢的分化而发展的,故比四肢具有较多原始性。石器共发现十多万件,制造石器的原料有水晶、石英、燧石、砂岩、石英岩等。北京人已懂得对不同石料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主要有锤击法、碰砧法和砸击法,经第二步加工的石器仅占极少数,主要器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分直刃、凸刃、凹刃、多边刃和盘状的)、尖状器,其中小尖状器较精致,为世界上其他同时期遗址中所没有。骨角器有截断了的鹿角根、鹿角尖和作水瓢用的鹿头骨,还有用肢骨作成的尖状器和刀状器。遗址中有四层面积较大较厚的灰烬层,灰烬里有火烧过的石头、兽骨、朴树籽和木炭,说明北京人已会用火及管理火。发现的动物化石达一百多种,现今已绝灭的占百分之三十,主要有水牛、野马、犀牛、象、肿骨鹿、梅花鹿、剑齿虎、鸵鸟等,由此推知当时周口店的气候比现在温暖。北京人居住地点的周围有河流、沼泽、森林、草原和沙漠。几十人住在一起,过着采集、渔捞和狩猎生活,其社会处在原始人群阶段。建国以前所发现的北京人化石,绝大部分于1941年在美国人手中被弄得下落不明。

北京人

北京人头盖骨

猜你喜欢

  • 熟课

    清政府向铜矿厂征税名目之一。硐户卖矿不纳课,惟按煎成铜数,每铜价银百两,抽银若干两,谓之熟课。

  • 晋哀帝

    341—365即司马丕。东晋皇帝。公元361—365年在位。字千龄。成帝长子。初封琅邪王。升平三年(359),除骠骑将军。五年,即帝位,改元隆和。兴宁二年(364)三月庚戌日,曾厉行土断法,史称“庚戌

  • 皇舆全图

    ①清康熙时编绘。又名《皇舆全览图》。②清乾隆时编绘。详“清乾隆内府舆图”。

  • 今文尚书

    汉代流传的以当时通行文字隶书写定的《尚书》。秦时禁绝儒学,博士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中,汉初,亡数十篇,仅存二十九篇。文帝时,闻伏生能治《尚书》,诏太常使晁错就学。其后,山东儒学大师无不传习《尚书》,

  • 禄俸

    即“俸禄”。

  • 北征纪略

    书名。明末清初张煌言撰。一卷。记其与郑成功会师大举北上,直抵镇江对岸之瓜洲,进围金陵、出兵芜湖及失利退师等经过。

  • 直斋

    官名。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始置,以直殿内斋阁得名。孝武帝时,加强宿卫,增武直人数,自直阁以下分别增为数百人,选轻捷剽悍者充任。北齐时为左右卫府直阁属官,位从五品。隋初属左右卫府,员十五人,从

  • 赵修(脩)

    (?—503) 北魏赵郡房子(今河北高邑西南)人,字景业。初为给事东宫。宣武帝时充禁侍,累迁员外通直散骑常侍、光禄卿。本起自贫贱,帝屡赐钱帛宅舍,富贵拟于诸王,遂奢傲无礼,为众所疾。后阿附者揭发其淫乱

  • 青陵

    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三十里。《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二年(817),李光颜讨淮西吴元济,渡溵水,“围青陵”,即此。

  • 花石纲

    宋徽宗在蔡京等怂恿下,竭天下以自奉。崇宁元年(1102),命宦官童贯置苏杭造作局,役工匠数千人,制作宫廷器用,材料悉于民间科配。四年,又以朱勔领苏杭应奉局,搜刮民间奇花异石,以纲船运至开封,建造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