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勾当官

勾当官

官名。北宋置,勾当公事别称,三司及许多机构皆设,为主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员。南宋避高宗赵构名讳,改称干办官。金设于户部架阁库、平准务等官署,掌出纳、勘覆、文帐和交钞、香、茶、盐引等事。员数历朝不等,多至十五名,秩正八品。

猜你喜欢

  • 客兵

    与主兵相对。指由他地派赴某地执行军务的军队。

  • 大天寿万宁寺

    佛寺名。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始建于大都(今北京)。置万宁规运提点所(后改营缮司)以领之,隶寿福总管府。内设成宗帝后影堂。

  • 窦穆

    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窦融长子,娶光武帝女内黄公主。曾任城门校尉。明帝永平五年(62),因属托郡县、干乱政事免官。明帝常令谒者监护其家。后谒者奏其父子心怀怨望,遂被遣归本郡,以罪下狱死。

  • 刘山甫

    五代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旧族之后,有才藻。仕闽,为威武军节度判官,殿中侍御史。著有《金谿闲谈》十二卷,已佚。

  • 亦称居作。以劳役抵偿。《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司空律》规定:有罪应貲赎以及欠官府债务而无力缴纳的,“以令日居之,日居八钱”。“公士以下居赎刑辠(罪)、死辠(罪)者,居于城旦舂”。以劳役抵偿赎刑称

  • 太岁坛

    祭祀太岁神之所。北魏道武帝时,已立“岁神十二”(即十二个太岁神)专祠。明初将太岁(值岁之神)与风、云、雷、雨诸神合祀,未建坛。洪武二年(1369)将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及天下山川、城隍诸神

  • 后汉书注又补

    后(後)书名。清沈铭彝撰。一卷。是书为补惠栋《后汉书补注》而作,故名。共得百余条。书成于道光十三年(1833),有光绪年间广雅书局刻本。王先谦著《后汉书集解》时未采入。至黄山撰校补时,始有所掇取。

  • 孛术鲁蒲剌都

    即“孛术鲁德裕”。

  • 焉耆-龟兹语

    旧称吐火罗语。中国古代库车、焉耆和吐鲁番等地居民使用的语言。属印欧语系Certum语组。有甲、乙两种方言。甲方言主要使用于焉耆—高昌(今吐鲁番)地区,又称“甲种吐火罗语”、“西安西语”;乙方言则限于龟

  • 阴符太白阴经

    即“太白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