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势力范围

势力范围

亦作权力界限。原指各国因欲各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行动而共同划定的互不侵犯之特定地带。后指一国对于另一国领土内某一区域约定不割让与第三国,而承认该国享有特殊权益,不许他国染指。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展开了争夺势力范围的角逐。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德国强租胶州湾,以山东为其势力范围;旋俄国强租旅顺、大连湾,以东北为其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州湾,以两广、云南为其势力范围;英国强租威海卫及九龙半岛(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等地,视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日本也把福建划为势力范围。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列强划分势力范围均属瓜分和掠夺性质。

猜你喜欢

  • 黄牛川

    地名。在今陕西勉县西。《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元年(911),前蜀将“王宗、王宗播败岐兵于黄牛川,擒其将苏厚等”,即此。

  • 抚夷护军

    官名。三国魏明帝时,司马懿镇关中,罢左冯翊羌阳县而置,管理自武都徙来的降氐。西晋惠帝初罢。十六国汉、后赵、前秦、后秦、西凉复置。北魏初沿置,后罢,复置县。

  • 大圣寿万安寺

    佛寺名。位于大都白塔前(旧址在今北京阜城门内大街)。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二十五年建成,仁宗时续建。置万安规运提点所(改总管府,升寿福院)以领之,后改寿福总管府,下辖万安营缮司。寺内置世祖

  • 完颜济安

    1142—1143金熙宗长子。母悼平皇后裴满氏。皇统二年(1142)二月生。三月,立为皇太子。金朝立太子之制,自此始。十二月病死。谥英悼太子。

  • 奋武尉

    武散官名。隋炀帝置。从六品。

  • 夫马局

    官署名。清同治初年在四川各州县设立。由地方官委派乡绅设局,按粮派钱,以备随时支应兵差。初为镇压人民起义而设,随后各厅州县积习相沿,仍借支应兵差名目任意苛派,夫马盈千累万,多于正供数倍。地方官绅以此剥削

  • 李存贤

    860—924唐末五代时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字子良。本姓王,名贤。少为军卒,善角觝。李克用赐姓名,养为子,后任义儿军副兵马使。历沁、武、慈等州刺史。庄宗李存勗善角觝,求与之角,谓“尔能胜我,与尔一镇

  • 太子备身五职

    官名合称。北齐置,为太子备身都将、别将、统军、军主、幢主的合称。由太子备身正、副都督统领,侍卫东宫,从八品。

  • 特招

    亦作特召。汉代选官制度。《汉书·武帝纪》元狩六年(前117)诏:“士有特招,使者之任也。”汉代才能出众之士,有时由皇帝亲自召见,问以政事,或授以官职。

  • 金牌信符

    亦名茶马金牌。明初为与西南少数民族进行茶马交换而特制之铜制牌状凭证。始于洪武中。上有“皇帝圣旨”,左书“合当差发”,右书“不信者斩”字样。一式两件,一给少数民族,一留内府。每三年派大臣招集少数民族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