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制举

制举

即“制科”。

猜你喜欢

  • 景福殿使

    官名。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宣政使、应州观察使、修玉清昭应宫副使刘承珪以病求致仕,特加此职以示宠信,班序在客省使之上。后用为内侍及武臣阶官。元祐中,定为从五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及内侍

  • 治书侍御史

    官名。秦置。亦称治书御史、持书侍御史,简称御史、侍御。或说西汉宣帝时令侍御史二人治书(管理图籍文书),遂有其名。东汉为御史台属官,置二员,秩六百石。职掌依据法律审理疑狱,与符节郎共平廷尉奏事,选御史考

  • 喀尔喀律

    书名。蒙古文。清漠北喀尔喀三部的法律汇编。喀尔喀诸领主仿蒙古古代大札撒制定。康熙四十八年(1709)颁行。后又有若干增补。是研究清初蒙古风俗习惯和法制的重要资料。

  • 简大狮

    ?—1900清末台湾台北人,又名简大师,字太师。绿林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冬,愤日本索割台湾,于台北聚众举义。先后与日军奋战于台北、淡水、尖渡、士林等地。二十五年内渡厦门,迁居同安。后被日本勾

  • 明政要

    书名。明娄性撰。二十卷。仿《贞观政要》体例,载明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五朝事共四百五十二条,分四十类。弘治十六年(1503)进于朝。自称篇目皆其父谅所定,历十余年编纂成书。

  • 督捕清吏司

    官署名。清代刑部下属机构。简称督捕司。掌督捕旗人逃亡之事。顺治十一年(1654)置督捕衙门,隶兵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并入刑部。机构扩大,分为督捕前、后二司及督捕厅。雍正十二年(1734)将督捕

  • 少府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置。正四命,府属不详,或属天官冢宰府,掌皇帝之私奉养。北周沿置。

  • 华阳

    ①地名。因在华山之阳得名。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四川和云南、贵州一带。《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东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即记载这一地区历史。②亦称华。在今河南新郑市北。本华国,春秋时郑华邑,战

  • 天山

    ①今祁连山。《汉书·霍去病列传》颜师古注:“祁连山即天山也,匈奴呼天为祁连。”②今天山。《汉书·西域传》记西域卑陆国、蒲类国、西且弥国、东且弥国、劫国,均治今天山一带。

  • 高德政

    ?—559北齐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字士贞。初为仪同三司高洋开府参军,甚相亲狎。魏丞相高欢擢为相府掾,以为腹心。欢死,乃随洋留守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参掌机密。及洋受禅,任侍中,累迁尚书右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