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刘哈剌八都鲁

刘哈剌八都鲁

?—1295

又名哈剌斡脱赤、察罕斡脱赤。元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家世业医,又善骑射。至元八年(1271),以荐召见,留侍世祖。十七年,擢太医院管勾,寻以北征叛王昔里吉有功,授和林等处宣慰副使。后升同知宣慰司事、宣慰使。二十六年,海都军东犯,元军败绩,与尚书省官怯伯奉命南撤。怯伯投敌,他潜行得还。历官河东山西道宣慰使、肇州宣慰使、咸平宣慰使。元贞元年(1295),召为御史中丞,病死途中。

猜你喜欢

  • 宝珠

    即“滴珠”。

  • 姚察

    533—606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字伯审。历仕梁、陈、隋三朝。梁末任原乡令、著作佐郎。在陈历任散骑侍郎、中书侍郎、秘书监领著作郎、吏部尚书等。入隋为秘书丞,撰梁、陈二史。博通典籍,善为文章

  • 慈觉大师

    即“圆仁”。

  • 百喻经

    书名。全称《百句譬喻经》。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求那毗地译。四卷。该经以文艺笔法,通过比喻阐明佛教的教义,如因果报应、布施持戒等。因其有一百个(实为九十八个)比喻,故名。

  • 九部乐

    隋唐宫廷音乐。亦称九部伎。隋大业中,炀帝将七部乐改为九部乐,即清乐伎、西凉伎、龟兹伎、天竺伎、康国伎、疏勒伎、安国伎、高丽伎、礼毕伎。唐沿隋制,增燕乐伎,改清乐伎为清商伎。后太宗命删礼毕伎,仍为九部乐

  • 琉璃

    亦作流离、瑠璃等。应即玻璃(一作颇黎,梵文Spaktika之音转)。泛指古代玻璃和陶胎琉璃釉制品,最早出现在战国,隋、唐更为流行。《魏略·西戎传》载大秦国产“赤、白、黑、绿、黄、青、绀、缥、红、紫十种

  • 幽丘

    春秋宋邑,在今江苏铜山县境。《左传》成公十八年(前573):“楚子辛、郑皇辰侵城郜,取幽丘”,即此。

  • 昭勇将军

    官名。北齐置,以褒赏军功勋臣,无职事,六品上,位在尚书诸曹郎中之上。明代定为正三品武官初授之散阶称号。清初沿置,为武职中属绿营者正三品之封赠。乾隆二十年(1755)改名武义大夫。

  • 戎司

    宋代都统制司的简称。

  • 中?

    即“仲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