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官制用语。汉代指官吏由中央外调地方任职,常含贬降之意。晋代沿用,指内侍、内朝或京官调为外朝或地方官。后世亦称。

猜你喜欢

  • 隐官工

    秦代在隐蔽的官府机构中服役的工匠,多以免罪的刑徒充任。《睡虎地秦墓竹简·军爵律》规定,工隶臣斩获敌首和有人斩敌首来赎免他们,“皆令为工。其不完者,以为隐官工”。不完者指免罪前受肉刑而致伤残的人。

  • 中日停战条款

    中日双方于马关议和期间订立的条约。清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五日(1895.3.30),由清政府全权代表李鸿章与日本全权代表伊藤博文、陆奥宗光签于日本马关。凡六款。主要规定两国军队暂行停战,各自就地驻守,停战

  • 王素

    1007—1073北宋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字仲仪。王旦幼子。赐进士出身。庆历初,累迁知谏院,以论事无所畏避,获仁宗嘉奖,擢天章阁待制、淮南都转运按察使。两次召知开封府,出知华、汝、定、成都、许等州

  • 罗雅各

    1590—1638明时意大利耶稣会士。号味韶。万历四十六年(1618)随金尼阁离欧来华。天启二年(1622)进入内地,派往山西传教。崇祯时召入北京,与汤若望共同协助明廷修历法,编撰《崇祯历书》。著译有

  • 农工商报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十一日(1907.6.21)在广州创刊。旬刊。广东农工商总局主办,江宝珩(侠庵)主编。“专为开通风气,挽回利权”而创办,设论说、新闻、新法、学理等栏目,编译中外农、工、商、矿

  • 休官

    十六国、南北朝时陇西杂夷部落名。居今甘肃清水、秦安及天水一带。十六国时为西秦征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天水休官、屠各等响应盖吴起义,众推休官首领王宦兴为秦地王,旋为魏军击破。

  • 耶律盆都

    ?—951辽太祖弟耶律寅底石子。天禄元年(947),为皮室军详稳。二年,与兄耶律刘哥等谋反,事败,免死,罚使黠戛斯。五年,与泰宁王耶律察割杀世宗,被寿安王耶律述律(穆宗)处死。

  • 藏历(曆)

    历法名。中国藏族使用的历法,属阴阳历的一种。《藏历》岁首与今《夏历》十分相近,因在公元十三世纪改以建寅之月为岁首第一月;以月亮圆缺周期为一个月,即29.53059日;大小月相间,大月30日,小月29日

  • 巩唐羌

    古族名。汉时西羌的一支。东汉永和年间参加羌民起义,攻陇西、关中。旋为武威太守赵冲击败,部落散亡,后渐与汉族融合。

  • 兰亭

    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会稽山下。因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等四十二人在此修禊而著名。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本位于天柱山下鉴湖湖口,以后曾迁至鉴湖中及天柱山顶。南北朝后期,在鉴湖中的兰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