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内弘文院

内弘文院

见“内三院(1)”。

猜你喜欢

  • 护军

    ①官名。(1)军中监督官。秦代已置。陈胜起义后,以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刘邦曾以陈平为护军都尉、护军中尉,皆临时设置,监督诸将,调节诸部关系。西汉或置为护军将军督领诸军,大司马、大将军及诸将军幕府常

  • 辰州路

    元改辰州置。属湖广行省。治沅陵县(今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沅陵、辰溪、泸溪、溆浦、吉首等市、县地。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为辰州府。

  • 通政院

    官署名。元代置。秩从二品。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由诸站都统领使司改立,掌驿传。十四年,分置大都、上都两院。至大四年(1311)罢,事归兵部。同年复立,只掌蒙古驿站。延祐七年(1320),恢复旧制

  • 太子三校尉

    又称东宫三校。东宫官名合称。即太子翊军校尉、太子步兵校尉、太子屯骑校尉等三校尉。南朝宋始置,各七人,皆为太子侍从武官。齐、梁、陈及北魏皆置。

  • 金华府

    元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改婺州路为宁越府,二十年改为金华府。治金华县(今市),属浙江布政使司。辖境相当今浙江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等市县地。清属浙江省。顺治间,周钦贵等曾数次起

  • 北苑茶录

    书名。或作《建安茶录》。北宋丁谓撰。三卷。成书于咸平年间。记录了建安研膏茶团焙的数目,绘制了应用茶具的图样,叙述了采制入贡的法式。

  • 中国民族志

    书名。近人刘师培撰。十八章。成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记叙中国历史上诸民族之分布、兴衰及其同化。依据“物竞天择”的进化观点,强调中国民族若不自振,将有亡国灭种之祸,激励人民反清和反对外来侵略。收

  • 盐铁之议

    西汉昭帝时召开的辩论盐铁官营等国家政策的会议。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增加了政府收入,但其弊端也日益显露。昭帝即位后大将军霍光辅政,继续遵行武帝末年与民休息的政策。始元六年(前81),令丞相车千秋、御史大

  • 麻都不

    契丹官名。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定制,改称县令。

  • 铁作司匠

    官名。清代内务府营造司之属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催总设,同八品衔。掌理铁作制造铁器及管理匠役之事,并兼掌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