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内史监

内史监

①官名。隋初置,为内史省长官,员一人,正三品。寻废,以内史令为长官。②官署名。朱元璋吴元年(1367)置,掌皇帝饮食、起居事务,设令、丞、奉御、内史、典簿等官。明洪武初改称内使监。

猜你喜欢

  • 清朝经籍志

    即“皇朝经籍志”。

  • 博异记

    即“博异志”。

  • 大泉五百

    三国吴铜钱。嘉禾五年(236)始铸,圆形方孔,仿王莽“大钱五十”,一当五百。现存“大泉五百”大小轻重不等,初铸重,后渐轻。大泉五百

  • 杨廷和

    1459—1529明四川新都人,字介夫,号石斋。成化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正德 二年(1507)官至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八年任首辅。武宗死,掌朝政近四十日,并定策迎立世宗。所草武宗遗诏、

  • 历代通论

    历(歷)书名。清任兆麟撰。一卷。任氏以经术通史学,以传统儒家观点,对二十一史所载史事进行评论。提出儒者应研究古代历史,考察其盛衰之故,“以正人心”。

  • 批验所

    官署名。明代各地掌检验茶引、盐引的机构。置大使、副使各一人。

  • 达赖喇嘛

    达赖,蒙语,意为海;喇嘛,藏语,意为上师。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最高领袖人物之一。明万历六年(1578),蒙古土默特部领袖俺答汗在青海邀见格鲁派领袖人物索南嘉措,赠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尊号

  • 隐官

    隐蔽的官府机构。通常为刑徒免罪后服役的场所。《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将司人而亡,能自捕及亲所知为捕,除无罪,已刑者处隐官。”

  • 张问

    1013—1087北宋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字昌言。举进士,康定二年(1041)又举茂才异等科。通判大名府,有政声。擢提点河北刑狱,徙江东、淮南转运使。熙宁元年(1068)自河北转运使知澶州,入拜度支

  • 秦献公

    ?—前362战国时秦国国君。公元前384—前362年在位。名连,一名师隰。秦灵公之子,又称公子连。初出奔于魏。秦惠公死,子出子即位。秦出子二年(前385),因国君年幼,由其母与宦官掌权,引起国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