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兴汉会

兴汉会

清末革命团体。(1)光绪二十五年(1899)冬,兴中会总部邀请两湖地区哥老会和广东、福建等地三合会各首领在香港集会,共商反清斗争事宜。陈少白、杨衢云、郑士良、毕永年、李云彪、杨鸿钧、辜鸿恩、张尧卿等十余人与会,议决三会合并,定名兴汉会,奉孙中山为总会长,并议定纲领三则。未几,唐才常回国筹备起兵“勤王”,李云彪、杨鸿钧等多为所用,兴汉会遂无形解体。(2)光绪三十二年同盟会员杨振鸿、李伯东在云南昆明组织的革命团体。

猜你喜欢

  • 律吕精义

    见“乐律全书”。

  • 毛盛

    ?—392十六国时人。前秦苻坚时历左将军、镇军将军。曾随梁熙等灭前凉。坚子苻丕攻晋襄阳(今湖北襄樊)时,与毛当率步骑七万攻淮南,败晋将谢石,遂任平东将军、兖州刺史。苻坚淝水败后,姚苌叛秦,他战败被俘,

  • 圭表

    古代量度正午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包括“圭”和“表”两部分。“圭”平置于南北方向,“表”垂直立于“圭”的南端,根据正午日景投射在圭面上的影长,来定二十四节气和年的长度。史载春秋时已用圭表连续数年测日景最

  • 王振

    ?—1449明山西蔚州(今河北蔚县)人,一说北直隶宣府(今河北宣化)人。永乐时入宫为宦官。宣宗时入内书堂就学,后为皇太子教师。英宗即位,掌司礼监。初,受制于太皇太后张氏及内阁三杨。正统七年(1442)

  • 汾陉

    即汾水旁的陉城。《史记·范雎传》:秦昭王四十三年(前264),“秦攻韩汾陉,拔之”,即此。参见“陉城”。

  • 郭侃

    金末元初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字仲和,郭宝玉之孙。幼养于史天泽家。元太宗四年(1232),从攻金,有战功。宪宗二年(1252),送兵仗至和林。次年领炮手军从旭烈兀西征。六年,攻木剌夷国。乞都卜城(

  • 夏侯道迁

    约449—517南北朝时谯国(今安徽亳州)人。初为南朝齐辅国将军、南谯太守。与豫州刺史裴叔业有隙,遂单骑归北魏,拜骁骑将军。后又奔梁。复归北魏,为平南将军、豫州刺史,封濮阳县侯。转瀛州刺史。大起园池,

  • 凌云翼

    明太仓(今属江苏)人,字洋山。嘉靖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万历初,升右副都御史,累迁兵部左侍郎,提督两广军务,镇压林凤起义及罗旁潘积善等少数民族反抗。旋以南京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有干济之才,

  • 益智书会

    清光绪三年(1877),由在华新教传教士第一届大会组织成立。委员有丁韪良、韦廉臣、狄考文、林乐知、利启勒和傅兰雅等人,丁韪良任主席。主要为初等和高等学校编辑教科书,包括数学、天文、测量、地质、化学、动

  • 车同轨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重大措施之一。春秋战国时,诸侯并立,各国车轨宽度不一。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六国后,为加强各地的联系和军事上的需要,下令“车同轨”,统一规定车轨距离为六尺(秦制一尺,合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