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六经

六经

①六部儒家经典。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始见于《庄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至汉代被尊崇。《礼记·经解》主张以六经设教,授之以为人处事的各项道理和准则。《史记·孔子世家》和《滑稽列传》称六经为六艺,并阐述其在教育中之作用,指出:“《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汉书·艺文志》将六艺列于诸子之前。但因《乐经》不传,故只以《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列于学官,置五经博士。②中医术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六经为川。”张景岳注:六经,“三阴三阳也”。三阴:厥阴、少阴、太阴;三阳:少阳、阳明、太阳。马王堆出土医书的《灸经》中有“脉”字,无“”字。把人体血脉分为经和络,并建立起六经系统,最早见于《素问》。

猜你喜欢

  • 令王

    对官居尚书令、中书令而兼封王爵者的尊称。《魏书·尔朱彦伯传》:“时(尚书令尔朱)世隆封王,故呼为令王。”隋代豫章王杨暕为内史令(隋因避讳,改中书为内史),崔赜亦称其为令王。见《隋书·炀三子传》。

  • 索湘

    ?—1001北宋沧州盐山(今河北盐山东北)人,字巨川。开宝进士。授郓州司理参军。历度支推官、河北转运副使。经度供餽,有能名。为盐铁判官、河北转运使。以擅用库缣,降知相州。真宗即位,复为河北转运使,以官

  • 隆兴府

    南宋隆兴元年(1163)以孝宗潜藩,升洪州置。治南昌县、新建县(今南昌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南昌、奉新、丰城、进贤、修水、武宁、新建、靖安、铜鼓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为路。南宋江南西路、

  • 卖荒

    清代地方胥吏勒索农民手段之一。江苏苏州、松江等所属地方,每遇蠲免、缓征,书吏等则向业户索钱,名为卖荒。纳钱者,虽丰收仍得缓征;不纳钱者,即荒欠亦不得蠲免。

  • 益都府

    金改宋青州为益都府。治益都县(今山东青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青州、博兴、广饶、寿光、临朐等市、县地。元改置益都路。

  • 行盐

    又称行盐法。指食盐行销之法,属*盐法的一部分。历代对食盐的行销程序、行销区域、行销方式等均有具体规定。如金、元、明、清对行销区域有严格划分,称“行盐地面(界)”。元代规定商人向各盐运司(或户部)纳钱,

  • 当归草堂医学丛书

    丛书名。清丁丙辑。作者致力于搜集刊行图书。因见世医“蔑古者惟事师心,泥古者不参通变”,遂检阁本之传自《永乐大典》者,择要辑录十种,光绪四年(1878)刊行。包括《颅囟经》、《传信适用方》、《卫济宝书》

  • 章宗源

    1752—1800清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逢之。乾隆举人。专心从事经史群籍传注的采集,辑录唐宋以来大量亡佚古书,积十余年,著成《隋书经籍志考证》。并将已辑各书编次成帙,皆为之序。性恬淡不肯干谒,以事

  • 存信编

    书名。清沈佳撰。五卷。编年体。约成书于康熙中期。记南明永历时事。起隆武二年(1646)冬十月桂王朱由榔监国于肇庆,至清康熙四年(1665)正月吴三桂征水西改其地为四府止。叙述永历时事,特别是瞿式耜、钱

  • 蒲阳

    本春秋晋蒲邑,战国属魏,因“在蒲水之北,故曰蒲阳”(《括地志》)。在今山西隰县。《史记·魏世家》:襄王七年(前312),“秦降我蒲阳”,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