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克复谅山大略

克复谅山大略

书名。清佚名撰。一卷。光绪年间汪康年抄于两广总督张之洞军幕中。着重记载光绪十年(1884)至十一年间冯子材在谅山击败法国侵略军的史实。作者依据两广督署中各路电信稿、探报、禀报、书信及员弁面述等,荟萃斟酌而成,较可靠地反映了中法战争的后期战况。后有汪康年跋,对清廷于国威将振之时示弱求和,表示愤慨。收入《振绮堂丛书》。

猜你喜欢

  • 龙里卫大平伐长官司

    土司名。明洪武十九年(1386)置。长官宋姓,以征麦新(今贵州贵定)、麻哈(今贵州麻江)授职。传至顺治十五年(1658)附清,光绪末废。治今贵州贵定县南,管大平伐、摆成等处村寨。居民主要为布依族。

  • 蒲隧

    春秋徐地。在今江苏睢宁县西南。《左传》昭公十六年(前526):“齐师至于蒲隧”,即此。

  • 翰林侍读学士

    官名。北宋咸平二年(999),始置翰林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为皇帝进读书史,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其后,或以大臣为翰林侍读、翰林侍讲,不带学士;或为侍读、侍讲,不加别名。元丰改制后,以侍读、侍讲为侍从官

  • 进武副尉

    宋代无品武阶官名。位下班祗应下、进义副尉上。参见“大将”。

  • 周士朴

    ?—1642明河南商丘人,字丹其,号味澹。万历进士。授知县,擢御史。天启初屡劾宦官不法事,忤魏忠贤,遂谢病归。崇祯五年(1632)进工部尚书。七年忤帝意,削籍归。十五年李自成克商丘,乃自缢死。

  • 州郡兵

    魏晋时刺史、太守统率之地方军。三国魏在若干州郡设置军队,至太和年间十二州中有八州置兵。魏末晋初,诸州或以都督领刺史,或刺史加将军号领兵,自是诸州皆置兵。西晋太康三年(282)刺史罢将军名号,亦不领兵,

  • 鄜延路

    北宋庆历元年(1041)分陕西路沿边地置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治延州(后升延安府,治今延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君、黄龙、宜川等县以北,吴堡县及大里河、白于山以南地。熙宁后北部扩大。元丰中及宣和初曾置转运

  • 上海华章纸厂

    外商企业。清光绪七年(1881)由美商创办。最初资本七万五千两。到二十世纪初增至四十五万两。原料采用破布、旧棉花,月产量约六十五万斤。

  • 副校尉

    官名。即西域副校尉,简称副尉。掌佐西域都护护西域。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西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初置西域都护,护西域三十六国,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东汉沿置。

  • 徐爰

    394—475南朝宋南琅邪开阳(今江苏常州境)人,字长玉。宋文帝时历仕殿中侍御史、南台侍御史、员外散骑侍郎。孝武帝时为殿中郎兼右丞、左丞。大明六年(462)为著作郎,奉命撰《宋书》,乃以何承天、山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