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书名。简称《医学广笔记》。明缪希雍撰。四卷。万历四十一年(1613),丁元荐汇集名医缪希雍三十余年所积效方及医案,分类编成《先醒斋笔记》。天启二年(1622),缪氏应弟子庄继光之请,增益群方,并增入伤寒、温病、时疫治法要旨,易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又称《缪仲醇医案》或《医学广笔记》。同年刊。大旨是宗法刘完素和朱震亨两大家,突出地反映了缪氏的临床心得与经验。前三卷分别论述中风、痢、泄泻、虚弱、吐血、妇科、幼科等病证,总结了一些病证的认识规律,如“三阴治法总要”、“吐血三要法”,深为后世所重;卷四选取常用药品,分为水、火、土、金、石、草、木等十四部,共录四百余种,且分别说明其炮制大法,末附用药凡例。历代刊本颇多。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猜你喜欢

  • 玄嚣

    相传为黄帝之子。元妃嫘祖所生,亦名青阳,居于江水(《史记·五帝本纪》)。一说青阳为黄帝次妃女节所生(《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贞索隐引皇甫谧说)。

  • 李揆

    711—784唐郑州(今属河南)人,字端卿。世为大族。开元进士。累官至中书舍人。乾元二年(759),上奏反对张皇后(良娣)加号“翊圣”。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肃宗谓其门第、人物、文章皆为当世第一,故时

  • 鹤林玉露

    书名。南宋罗大经撰。大经,字景纶,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十八卷。分甲、乙、丙三编,每编各六卷。另有十六卷本,为后人重编,不全。全书以议论为主,杂记读书所得,多引南宋道学家之语,也评论诗文经史。其引用资

  • 洛阳宫农圃监

    ①官署名。即东都苑东面监,唐武德中置,显庆二年(657)改为东都苑东面监。②官名。即东都苑东面监长官,唐武德中置,正八品下,显庆二年(657)改为东都苑东面监。

  • 生头木

    又称枕头木。见“生起”。

  • 风伯

    西周至战国北方各诸侯国奉祀的风神。《太平御览》卷四引《龙鱼河图》称,风神是天帝的信使,民间又称“飌(风)师”。对风神的祭典称“磔”,具体做法是杀狗以祭;一说是积柴,置牲于上,燔烧以祭,见《周礼·春官·

  • 王孙满

    春秋时周大夫。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7),秦军袭郑,经过王都时轻佻无礼。他时年尚幼,对周襄王说,轻佻即寡谋,无礼则遇事疏略,入险地而无谋,岂能不败! 秦军后果于殽山被晋之伏军歼灭。周定王元年(前606

  • 勒布什

    地名。清乾隆朝平定准噶尔后,立鄂博于此。为伊犁、塔尔巴哈台收取哈萨克租马及巡边会哨之处。因河得名。河为伊犁、塔尔巴哈台之分界。同治三年(1864)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后,为沙俄割占

  • 穆天子传

    书名。作者不详。西晋汲郡战国魏王墓中发现。或称《周王游行》。六卷。前五卷记周穆王西游故事,皆有月日可寻,并详记所行里数,其中保存有若干古代中西交通史料;后一卷记美人盛姬之死及其丧仪。晋郭璞作注,并谓其

  • 李嗣真

    ?—696唐邢州柏仁(今河北隆尧西)人,一说滑州匡城(今河南长垣西南)人,字承胄。知音律,善阴阳。弱冠举明经。高宗时,直弘文馆,出为义乌令、始平令,入为太常丞。永昌元年(689),授御史中丞、知大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