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元氏县

元氏县

西汉置。治今河北元氏县西北故城。为常山郡治。三国魏属赵国。北魏属赵郡。北齐省。隋开皇六年(586)复置。隋末移治今县。唐属赵州。五代汉改属镇州。宋金属真定府。元属真定路。明清属真定府。

猜你喜欢

  • 次丁

    又称半丁。承担部分赋役的未成年或老年的男女。如晋代规定,男、女年十六至年六十为正丁,亦称全丁;年十五以下至年十三,年六十一以上至年六十五为次丁。

  • 天汉元宝

    五代前蜀铜钱。天汉元年(917)所铸。径七分,重三铢,一云重五铢。

  • 铁脚诡寄

    明代富户逃避差役方式之一。亦称贴脚诡寄。通过贿嘱官吏里胥,将田产分寄亲邻或佃仆,逃避粮差。

  • 僰僮

    秦末汉初一种僮奴。僰为当时西南夷地区的少数民族。巴、蜀民至滇贸易,往往略卖其人至内地为奴,故名。

  • 朔方郡

    西汉元朔二年(前127)置。治朔方县(今内蒙古杭锦旗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东汉移治临戎(今内蒙古磴口县北)。东汉末年废。东汉时匈奴南单于分部众屯此,助汉守边。

  • 东宫蒙古侍卫总管府

    官署名。元代侍卫亲军机构。设于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其军士来自蒙古札剌儿、忙兀、兀鲁兀、弘吉剌、亦乞列思五部探马赤军。隶詹事院。二十二年,改为东宫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 拖沙喇哈番

    爵名。清初所定世爵第八等。乾隆元年(1736)定汉名为“云骑尉”。

  • 汉魏洛阳故城

    东汉、三国魏、西晋及北魏等王朝都城遗址。主要是汉魏两朝,因称汉魏洛阳故城。城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18公里处。东起寺里碑,西到白马寺,南起大郊村,北到邙山,大体作南北长方形。南城垣早被洛河冲毁,今存西、东

  • 李藩

    754—811唐赵州(治今河北赵县)人,字叔翰。出身仕宦之家,仪表雅美,好学爱施舍。年四十余未仕,困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从事。建封死,或告其动摇军心,杜佑保之,德宗见其仪容,授秘

  • 大朝

    明清朝仪。明代于正旦、冬至及万寿圣节(皇帝生日)举行。始于洪武元年(1368)九月,定正旦朝会之仪,其后屡次下诏更定,遂为制度。朝会前一日,由尚宝司于奉天殿安设御座、宝案、香案,教坊司设乐。朝会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