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元儒考略

元儒考略

书名。明冯从吾撰。四卷。记元代学者八十二人,每人一传。大抵以《元史·儒学传》为主,旁采其他志乘,根据学术成就大小,有大笔特书者,亦有简记附传者。元儒讲学著作,极少传世,亦无汇集诸家明其传授之著作。作者搜集资料,勒成本书,可略见元代学术梗概。然体例颇丛杂,名姓往往乖舛,系严谨不足疏于校雠所致。

猜你喜欢

  • 上洛

    西周至战国邑名。亦作上雒。在洛(雒)水上,故以为名。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南。一说即今陕西商州市。周夷王时淮夷来犯,“王令敔追御于上洛、��谷,至于伊”(《敔簋》)。《左传》哀公

  • 石烈

    原为契丹氏族的称谓。辽朝建国后,相当于县的建置。

  • 左院

    官署名。明建文二年(1400)改都察院为御史府,改十二道为左、右两院,只设御史二十八人。成祖即位,复旧制。

  • 羽山

    相传舜杀禹父鲧处。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史记·夏本纪》:舜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左传》昭公七年(前535)杜预注:“羽山在东海祝其县西南。”《书·禹贡》:“蒙、羽其艺。”“羽

  • ①部落名。始祖后稷,原居邰(今陕西武功西南),传至公刘,迁豳(今陕西彬县)。古公亶父时,定居于周原,部族日臻强盛,周遂成为其部落名。周文王时迁都于丰。②朝代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建都于镐

  • 铸钱伪黄金弃市律

    律名。西汉文帝时听民私铸钱币,遂有将铅、铁等掺入铜钱内铸作“伪金”者。景帝中元六年(前144),为杜绝流弊,颁行此律。《汉书·景帝纪》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文帝五年,听民放铸,律尚未除。先时多作伪金,伪

  • 四柱式

    明代赋役黄册登记每户人丁事产的四个主要项目。包括旧管,即原有数额;新收,即新增加的数目;开除,即减少的数目;实在,即当时实有之数。

  • 安成郡

    ①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分豫章、庐陵、长沙等郡置。治平都县(今江西安福县)。属扬州。辖境相当今江西新余市以西的袁水流域和泸水、禾水流域。隋开皇九年(589)废。②南朝梁置。治安成(今宾阳县东)。辖境

  • 顺元等路军民宣抚司

    土司名。元至元十七年(1280)置。属八番顺元等处军民宣慰司都元帅府。宋为大万谷落总管府地。至元十五年罗氏鬼国及亦奚不薛(水西)内附,立罗氏鬼国安抚司。十七年更罗氏鬼国为顺元路,升安抚司为宣抚司。大德

  • 初刻拍案惊奇

    拟话本集。明末凌濛初编著。四十卷。天启七年(1627)成书。取材于《太平广记》、《说郛》、《夷坚志》等书。有崇祯元年(1628)尚友堂刻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