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倮虫

倮虫

倮与赢通。其义历来解释不一。(1)高诱《吕氏春秋·观表》注:“倮虫,麒麟、麋、鹿、牛、羊之属也。蹄角倮见,皆为倮虫。”以为兽类。(2)指人及虾蟆。唐王冰《黄帝内经·五常政大论》注:“倮虫静,谓人及虾蟆之类也。”(3)指裸身之人,即自然界的人。在动物分类学上,属灵长目人科。《大戴礼·曾子天园》:“倮虫之精者曰圣人。”又《易本命》:“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王充《论衡·商虫篇》:“夫虎,毛虫;人,倮虫。”“倮之虫三百,人为之长。由此言之,人亦虫也。”

猜你喜欢

  • 虎食人卣

    即“饕餮食人卣”。

  • 宣课司

    明代设置于京师顺天府的税务部门。凡四:正阳门外、正阳门、张家湾、卢沟桥,掌商业税及财产税的征课。各设大使一人,从九品。

  • 庶氏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清除毒虫。

  • 王越

    1423或1426—1498明河南濬县(今浚县)人,字世昌。景泰进士。历官御史、按察使。天顺末任大同巡抚,成化初兼宣府巡抚,后总制三边。收复河套失地身经十余战,出奇取胜。以军功晋威宁伯。成化十九年(1

  • 判官

    官名。隋有过海判官。唐遍置于使府。《唐六典》卷二:“凡别敕差使,事务繁剧者给判官二人”,“非繁剧者,判官一人”。采访、节度、观察、招讨、经略、防御、团练、度支、营田、监军等使之下皆置。综理本使日常事务

  • 今文尚书

    汉代流传的以当时通行文字隶书写定的《尚书》。秦时禁绝儒学,博士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中,汉初,亡数十篇,仅存二十九篇。文帝时,闻伏生能治《尚书》,诏太常使晁错就学。其后,山东儒学大师无不传习《尚书》,

  • 外史

    官名。(1)春秋时鲁国置。主司盟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将盟臧氏,季孙召外史掌恶臣而问盟首焉。”(2)《周礼》史官之一。春官之属。《周礼·春官》:“外史,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胥二人

  • 永昌

    年号。(1)东晋元帝年号(322—323)。凡二年。(2)唐武后年号(689)。(3)明末李自成年号(1644—1645)。凡二年。

  • 同知

    ①副贰之义。宋、辽、金某些官署副长官或佐贰官多带此衔。宋代有同知枢密院事、同知贡举、同知国用事等。辽有同知汉儿行营都部署事、同知度支使事、同知府(州)事等。金置同知审官院事、同知刺史等。②官名。元、明

  • 大元大一统志

    书名。元官修地方总志。至元二十三年(1286)开始编纂,三十一年成书,七百五十五卷。大德七年(1303)续修,增至一千三百卷。分为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胜、古迹、宦迹、人物、仙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