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即“众人”。

猜你喜欢

  • 罗绕典

    约1790—1854清湖南安化人,字兰陔,号苏溪。道光进士。道光十六年(1836)授山西平阳知府,清理历年积压讼案千余起,颇著声名。后任陕西粮道、山西按察使。二十四年任贵州布政使、护理巡抚。二十九年擢

  • 更名田

    清代民田之一种。亦作更名地、更明地、废藩田产。康熙八年(1669)颁诏,将明代宗藩所遗田地,改归民户所有,入所在州县缴纳赋税。这种田地主要分布于直隶、陕西、河南、山东、湖广、四川、江西数省,总数约数十

  • 公坐相承减

    唐律术语。大理寺在审判案件失误时,本寺的各级官吏俱应受罚,但根据其官职及责任之不同而相应减罪,称公坐相承减。如判官(大理丞)判罪失出,减本罪五等论处;如能捕获其误放之犯人,又减罪一等;通判之官(大理少

  • 白话新报

    报纸名。清宣统三年(1911)闰六月在汉口创刊。日报。余慈舫经理。抨击时政、言论激烈,曾刊载《陆军痛》、《大江报被封一月之哀辞》等文,一度被封禁。

  • 李庆

    ?—1427明顺天顺义(今属北京)人,字德孚。洪武中以国子生署右佥都御史,出为绍兴知府。永乐初召为刑部侍郎,改左副都御史,请严禁勋贵子弟行商中盐。后进工部尚书。仁宗即位,改兵部。执法严,重治贪吏,号“

  • 全生

    杨朱学派用语。《吕氏春秋·贵生》:“子华子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认为死、生、耳、目、口、鼻“六欲皆得其宜”,谓之全生,为理想之人生。六欲部分得其宜,谓之亏生,较全生为次。死而回到

  • 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

    太平天国檄文。清咸丰二年(1852)以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名义颁布,后收入《颁行诏书》。文中痛斥咸丰帝为“妖”,号召“名儒学士”、“英雄豪杰”,“各各起义,大振旌旗,报不共戴天之仇”。

  • 别驾祭酒

    官名。东晋咸康中(335—342),在江州置此官,为刺史属吏之首。南朝宋即不置。

  • 昝殷

    唐蜀(今四川)人。官医学博士。尤精妇产科,撰《产宝》二卷,辑产乳验方二百七十八篇,后由周颋增辑成《经效产宝》三卷,为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又著《食医心鉴》一卷,已佚,但有《医方类聚》辑本,是营养学及饮

  • 又称采邑、采地、食邑或封地。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之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周武王于牧野之战灭商后,即封先代之后于各地,为其制之滥觞。形成于西周,盛行于春秋。《礼记·祭法》:“天子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