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伊吾

伊吾

古西域地名。始称伊吾卢,为内地通往西域的门户,即今新疆哈密一带。地肥饶,宜五谷、桑麻、葡萄。东汉永平十六年(73),大开屯田,置宜禾都尉于其地。元初六年(119),长史索班将千余人屯其地。永建六年(131)置伊吾司马,领屯田事。南北朝时,西凉残部唐契为伊吾王,属柔然。隋大业六年(610)设伊吾郡。

猜你喜欢

  • 公卿旧事

    书名。唐王方庆撰。已佚。

  • 孙臣

    战国时人。魏安釐王四年(前273),秦败魏、赵联军于韩之华阳(今河南新郑北)。魏拟使段干崇割南阳以和秦,他往见安釐王,认为割地求和是“抱薪而救火”,劝毋割地。见《战国策·魏策三》。《史记·魏世家》孙臣

  • 兰氏

    匈奴贵族姓氏。《史记·匈奴列传》:“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南匈奴时,此三姓与丘林氏合称四姓,常与单于通婚。呼衍氏为左,兰氏、须卜氏为右,主断狱听讼。

  • 春秋国名。任姓。相传始祖奚仲乃黄帝之后,为夏车正,封之于薛。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后曾一度迁于邳(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春秋时常依于鲁、宋、齐、晋之间:《春秋》隐公十一年(前712):“滕侯、薛侯来朝。

  • 龙峒

    在今广西桂林市西南。五代广顺元年(951)南汉谋并静江地,楚遣兵屯龙峒以备之,即此。

  • 南凉

    十六国时河西鲜卑秃发氏所建政权。东晋隆安元年(397)秃发鲜卑首领乌孤叛后凉,自称大单于、西平王,取后凉河湟之地。后称武威王,都乐都(今属青海)。弟利鹿孤立,徙都西平(今青海西宁)。利鹿孤弟傉檀立,称

  • 平首布钱

    见“布钱”。

  • 汪文台

    1796—1844清安徽黟县人,字南士。通经史,与同县俞正燮相善。治经宗汉儒,以《论语》邢昺疏疏略,因取证古义,博采子史笺传,依韩婴《韩诗外传》例作《论语外传》。认为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有益于后学

  • 牛头税

    即牛具税。金女真赋税名目。其制每一耒牛三头为一具,依具受田输粟。太宗天会三年(1125),每具赋粟一石。次年(一说在五年),内地诸路,每具赋粟五斗。世宗大定二十一年(1181),令各输三斗。

  • 庶子

    官名。西周已置。《邾公华钟铭》:“铸其和钟,以恤其祭祀盟祀,以乐大夫士庶子。”或说职掌教谕管理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亦作诸子。《周礼》列为夏官之属,掌宿卫王宫。战国时期,国君、太子、公卿大夫等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