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仲虺

仲虺

仲又作中,虺又作��、傀、、��,又称莱朱。商汤臣。相传为夏朝车正奚仲后裔,居于薛(今山东滕州南),夏桀时弃夏奔商,为汤之左相,助汤灭夏。曾为汤作诰,称《仲虺之诰》。

猜你喜欢

  • 蒙时雍

    清广西平南人。壮族。蒙得恩长子。参加金田起义。自桂转战至南京,为赞嗣君,曾参与外交事。咸丰十一年(1861)父死袭爵,称幼赞王,与干王洪仁玕、顺王李春发同理朝政。与洪仁玕等发《戒浮文巧言喧谕》。曾与林

  • 大同公济总会

    清末民初政团。宣统三年九月二十一日(1911.11.11)辛丑陕潼尚字革命团领袖章水天在上海发起大同民党。1912年2月,由张震亚等倡议,伍廷芳等赞助,组织大同公济总会,称其宗旨为化除畛域、联合同胞、

  • 洛阳宫农圃监

    ①官署名。即东都苑东面监,唐武德中置,显庆二年(657)改为东都苑东面监。②官名。即东都苑东面监长官,唐武德中置,正八品下,显庆二年(657)改为东都苑东面监。

  • 短钱

    金世宗大定年间,民间交易以八十为陌(一百),称短钱;官用足陌,称长钱。

  • 北宋经抚年表

    书名。近人吴廷燮撰。五卷。起自建隆元年(960),止于靖康元年(1126)。是表编纂北宋一代经略安抚使设置沿革,分州、路逐年排列,便于检索。汇入《历代方镇年表》。

  • 甘泉县

    清雍正九年(1731)分江都县西部置。因西北有甘泉山得名。与江都县同城(今江苏扬州市),并为扬州府治。1912年并入江都县。

  • 兀的改

    又译乌底改、兀的哥。金、元时期对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森林地区狩猎民族的总称。《金史》称野居女直,明人称野人女真,或译乌德赫。

  • 作丘赋

    春秋时郑国子产于郑简公二十八年(前538)进行的军赋变革,以一丘出一甸的军赋,与鲁国作丘甲相似。参见“作丘甲”。

  • 秘少

    宋代秘书少监简称。

  • 宣政院

    官署名。五代时吴有承宣院。南唐中主李璟时,改为宣政院,置于内廷,专掌密命。南汉亦有承宣院,职掌相同。元代置,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统辖吐蕃地区。世祖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二十五年,因唐朝在宣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