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人治

人治

古代的贤人政治。儒墨两家都强调“得人”对治国的重要作用。《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墨子·尚贤中》:“王公大人明乎以尚贤使能为政,是以民无饥而不得食,寒而不得衣,劳而不得息,乱而不得治者。”儒家之人治思想目的在行“文武之道”,选人标准服从于“亲亲”原则。墨家之人治观念目的在行“墨者之义”,选人标准服从于“兼爱”原则,要求“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尚贤上》)。两家旨趣相异。

猜你喜欢

  • 云南县

    西汉武帝时置,治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云南驿。属益州郡。东汉改属永昌郡。三国蜀汉改属云南郡。西晋为云南郡治。南朝梁大宝后废。明洪武十五年(1382)以云南州复置,属大理府。治今祥云县。1929年改名祥云。

  • 医学博士

    学官名。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始置医学。隋太医署有医博士二人。唐太医署有医博士一人,正八品上。负责教授诸生医术,习《本草》、《甲乙脉经》,并分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五科。贞观三年(629

  • 豫章水

    即今江西赣江的上源章水。又赣江干流在《汉书·地理志》中虽以湖汉水为正名,但亦称为豫章水;《水经·赣水注》则豫章水、赣水二名通称,而以赣水为主。

  • 黎阳营

    东汉常备屯兵之一。因初于黎阳立营,故名。常任征伐。章帝以后,常令黎阳营兵屯上谷、渔阳或中山以备乌桓、鲜卑。

  • 经脉

    中医术语。中医经络学说的组成部分。犹如途径,贯通人体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气血运行的通路。《灵枢·海论》:“经脉者,内属于腑藏,外络于肢节。”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两大部分。

  • 闵煦

    1507—1580明河间任丘(今属河北)人,字和卿,号水东。嘉靖进士。历任开封府推官、翰林院编修,后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嘉靖二十九年(1560)官至刑部尚书。不久致仕归。卒于家。

  • 东皋子集

    书名。唐王绩撰。绩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故以名集。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六:“其友吕才鸠访遗文,编成五卷,为之序。”原集已佚。今有《四部丛刊续编》本,影印明抄本,三卷,赋、诗、文各一卷,吕才编。1

  • 瑕丘县

    春秋鲁瑕丘邑,秦置县。治今山东兖州市东北。属薛郡。西汉元封三年(前108)封鲁恭王子政为瑕丘侯于此。后改为县。汉、魏属山阳郡。西晋废。隋开皇十三年(593)复置。移治今兖州市。隋唐为兖州治。北宋大观四

  • 都匀县

    清康熙十一年(1672)改都匀卫置。治今贵州都匀市。为都匀府治。1966年析县城区设市,1983年县撤销并入。

  • 阙里

    春秋时孔子故里。即今山东曲阜市城内阙里街。因有两石阙,故名。孔子曾在此讲学。后建孔庙,几占全城之半。《汉书·梅福传》:“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旧亦用作曲阜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