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五营校督

五营校督

官名。三国魏置。《三国志·毋丘俭传》裴松之注引《魏书》:“太和中,(文钦)为五营校督,出为牙门将。”一说五营即北军中候所监之北军五营。

猜你喜欢

  • 帝喾

    喾又作俈。相传为上古帝王。姬姓,号高辛氏。或说名夋(《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贞索隐引皇甫谧说)。相传是黄帝后裔,十五岁佐颛顼,三十岁登帝位,都于毫(今河南偃师)。商人称之为先祖,所谓“殷人禘喾而郊冥”(

  • 范宣子刑书

    范宣子为春秋晚期晋臣,即士匄。所作刑书本于夷蒐之法,后被赵鞅等著于刑鼎。参见“夷蒐之法”、“铸刑鼎”。

  • 诸路杂造总管府

    官署名。元代置。属工部。世祖至元元年(1264),改提领所为提举司。十四年,改工部尚书行诸路杂造局总管府。秩正三品。置达鲁花赤、总管、同知、副总管各一员。下领帘网局、收支库。

  • 胡元倓

    1872—1940湖南湘潭人,字子靖,号耐庵,晚署乐诚老人。拔贡出身。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留学日本。次年返国,致力教育救国。在长沙创办明德学堂,自任监督。聘黄兴入堂任教。三十年华兴会谋长沙起义,

  • 抚豫宣化录

    书名。清田文镜撰。四卷。雍正五年(1727)成书。作者历任河南布政使、巡抚、总督,把治豫的奏疏、给属员的文稿、向治下公布的文告等汇成此书。记载当时河南政治、经济实施和民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雍正朝的政

  • 谒者

    官名。春秋战国时期为国君、卿大夫的侍从官员,掌接待引见宾客,朝会时担任警卫,亦奉命出使。秦汉宫廷、后宫、太子宫、诸侯王国皆置,员额不等,皆掌关通内外,导引宾客。宫廷所置隶郎中令(光禄勋),设谒者仆射统

  • 曲阜

    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北。相传为少昊之墟,《史记·鲁周公世家》:周武王“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成王时,周公“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左传》定公四年(前506):子鱼曰

  • 张纯

    ?—56东汉初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伯仁。富平侯张安世之后。少袭爵邑。哀帝、平帝间为侍中,新莽时至列卿。建武初投光武帝刘秀,故得复国,更封武始侯。先后任太中大夫、五官中郎将、太仆、大司空等职

  • 朱儒

    即“焦侥”。

  • 忙兀

    又译忙忽惕。蒙古尼鲁温部的一支,由忙兀儿的后裔组成。成吉思汗时,忙兀等五部迁牧地于漠南东部,号称五投下,是蒙古攻金的主力军。子孙世袭郡王,享有泰安州等地岁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