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五祀

五祀

古代祭祀的五种神。(1)指五行之官,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即重为句芒,该为蓐牧,修及熙为玄冥,黎为祝融,句龙为后土。(2)指户、灶、中霤、门、行(或井),见《礼记·月令》。一说诸侯五祀为司命、中霤、国门、国行、公厉,见《礼记·祭法》。后历代沿为祭祀礼制,如明制,以五祀为吉礼。明初定以祭祀户、灶、门、井、中霤。每岁终享太庙时,并列于太庙西庑下,由太常寺官行礼。洪武八年(1375),改孟春祀司户、孟夏祀司灶、季夏祀中霤、孟秋祀司门、孟冬祀司井,分以司门官、光禄寺官及内官主祭。永乐中,改定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日分祭户、灶、门、井之神,而于季夏祭中霤神,皆遣内官致祭。岁暮,以太常卿合祀于太庙丹墀之西。

猜你喜欢

  • 延初

    前秦苻崇年号(394)。

  • 玄宫

    明陵组成部分。为安放皇帝及后妃灵柩之处,即俗称“地下宫殿”。位于宝城之下,为石券结构。棺椁放入后将石门关闭,于门外行祭礼,再行掩埋。

  • 国朝通商始末记

    即“国朝柔远记”。国父革命缘起详注 书名。许师慎撰。逐一注释孙中山所撰《建国方略》“心理建设”(孙文学说)第八章“革命缘起”(亦名《有志竟成》)中的有关史实。1947年正中书局出版。

  • 前秦

    十六国之一。氐族苻氏所建政权。东晋永和六年(350)略阳临渭氐族首领苻洪在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自立为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次年,洪子健继立称帝,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史称前秦。升平元年(35

  • 滕文公

    战国时滕国国君。滕定公之子。曾与孟子讨论行仁政、田制等事。又听从孟子之言,为其父定公行三年之丧。见《孟子·滕文公》。

  • 梁应达

    清池州建德(今安徽东至)人,字在邦。乾隆时人。少尝习诗书,后冶铁为生。擅铁画,可巧为花鸟虫鱼。作山水画,山水小舟皆用细线钩出,豆大人面也能作出回顾神态。

  • 刘庆

    ①西汉宗室。宣帝黄龙元年(前49)嗣爵为泉陵侯(或误作众陵侯)。平帝元始五年(5),上书言平帝幼小,宜令安汉公王莽行天子事,群臣皆附和之。后前辉光谢嚣复奏符命,莽果居摄践祚,称“摄皇帝”。②(78—1

  • 张骥

    ?—1449明湖广安化(今属湖南)人,字仲德。永乐举人。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正统八年(1443),迁大理事右少卿,巡抚山东。十三年巡抚浙江,招降邓茂七部属陈鉴胡。次年召还,卒于途。

  • 出蛟

    地下水突然大量涌出。古人认为地下水暴出是由于蛟出而引发的。蛟为传说中生活于水中的一种动物,似蛇,四足小,头细,颈有大瘿,能吞人;似龙,故称蛟龙。《明史·五行志》:明弘治十四年(1501)“五月,贵池水

  • 柏与

    又作柏誉。相传为舜之臣。见《书·舜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