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五墓

五墓

古代军事术语。指天井、天宛、天离、天隙、天柖等五种最易遭到敌军歼灭的地形。《孙膑兵法·地葆》:“五墓,杀地也,勿居也。”天井为四周高而中间低洼之地;天宛为山险环绕而易进难出之地;天离为草深树密行动困难之地;天隙为两山之间狭窄之谷地;天柖,疑即《孙子兵法·行军篇》中的“天陷”,为地势低洼、泥泞易陷之地。

猜你喜欢

  • 敦煌石窟

    敦煌古称瓜州。西汉元鼎六年(前111)设敦煌郡。唐贞观时改为沙州。敦煌石窟是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水峡口下洞子石窟,肃北五个庙石窟、一个庙石窟,玉门昌马石窟之总称。此数窟开凿

  • 明教

    即摩尼教。波斯人摩尼创建,唐以前传入中国。因崇拜光明,故又称明教。教徒服色尚白,提倡素食、戒酒、裸葬,讲究团结互助,称为一家。宋代曾加禁止。元代泉州、温州均有明教寺院,仍持本教戒律。元设官管领江南明教

  • 李典

    东汉末山阳巨野(今属山东)人,字曼成。叔父乾有宾客数千家,随曹操征战,乾父子死,袭领其军,为离狐太守。官渡之战时,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建安十年(205),与乐进围并州叛将高干于壶关(在今山西长治)

  • 南八城

    清中期以来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周围各城之统称。乾隆二十四年(1759)起,在喀什噶尔(今喀什市)、英吉沙尔(今英吉沙县)、叶尔羌、和阗(今和田县)、阿克苏、乌什、库车、喀喇沙尔(今焉耆县)分驻办事大臣、领

  • 末蒙

    吐蕃称君主(赞普)之妻为末蒙。

  • 中国革命日记

    书名。新中国图书局编印。专记辛亥革命事,按日诠次,起清宣统三年八月七日(1911.9.28),终十一月十三日(1912.1.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上海广益书局发行。

  • 营田大使

    官名。北魏置。掌管军士屯田事务。《魏书·范绍传》:“发河北数州田兵二万五千人,通缘淮戍兵合五万余人,广开屯田。八座奏绍为西道六州营田大使,加步兵校尉。绍勤于劝课,频岁大获。”唐延载元年(694)以娄师

  • 牛租

    宋时官府向民间出租或寄养耕牛,索取牛租,每年分两料缴纳,往往耕牛已死,而牛租仍不得免。

  • 平定长官司

    土司名。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属平越卫。弘治七年(1494),改属麻哈州。清顺治十五年(1658)归附。长官吴姓。治今贵州麻江县东南平定,管平定、鸡东等七十三寨。居民有苗族、布依族。

  • 南作坊使

    官名。北宋开宝九年(976)分作坊使置,属西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为武臣迁转之阶。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熙宁三年(1070),改东作坊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