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五国节度使司

五国节度使司

官署名。辽代置。始置于重熙六年(1037)。负责督察越棘等五国部族,设契丹节度使一员。

猜你喜欢

  • 皇甫湜

    约777—约835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西北)人,字持正。元和进士。初任陆浑尉,官至工部郎中。思想倾向于韩愈,从愈学古文。文章奇僻险奥。裴度留守东都,辟为判官。度修寺立碑,求文于白居易,他怒辞官,度谢

  • 广元府

    明洪武四年(1371)改广元路置。属四川省。治所、辖境同广元路。九年降为州。属保宁府。又省州治绵谷县(今广元市);十三年复置绵谷县为州治。二十二年降州为县,复省绵谷县。

  • 夜禁

    官府为防盗禁人夜行之规定。《周礼·秋官·司寤氏》:“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唐代除上元节观灯火外,普遍实行之。先是晨暮传呼以警众,后置鼓代之。《唐律疏议·杂律·犯夜》:“诸犯夜者,笞二十;有

  • 洪春元

    ?—约1863清广东花县(今花都)人。洪秀全侄辈。参加金田起义,咸丰七年(1857)封国宗。十一年封对王。曾随军出征,战于浦口、六合、巢县、和州等城。同治二年(1863)随军攻庐江,守无为,后撤安徽,

  • 铨试

    选举官员考试方式。宋代凡选人(包括官员所荫补亲属、同进士出身与特奏名者)及宗室子弟须赴吏部流内铨应试合格,或赴吏部长官厅前帘试合格,方能参注文职差遣,称铨试。景祐元年(1034)罢书判拔萃科,过去荫补

  • 论语

    书名。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再传弟子所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由其再传弟子编辑成书。共二十篇。汉代有三种本子:古文本《古论》二十一篇(鲁恭王刘余得于孔子旧宅壁中)、《齐论》二十二篇和今文本《鲁论》二十篇

  • 彰所知论

    书名。元帝师八思巴撰。约在1278年八思巴应蒙古真金太子之请作于萨迦寺,后亲为真金太子讲述。内容以佛教观点讲说世间形成、印度释迦牟尼前诸佛及释迦牟尼成道过程、吐蕃王统及佛教传播、西藏邻族分布、元代诸帝

  • 亦即纳

    即“亦集乃”。

  • 与步、浦相同,均为舶船之埠头、渡头。因其地往往货物充足,商业繁盛,故又称商埠。参见“埠头”。

  • 临川县

    隋开皇九年(589)改临汝县置。治今江西临川市西。唐宝应中移治今市。自隋至清先后为临川郡、抚州、抚州路及抚州府治。1949年于县城置抚州市。1969年移县治上顿渡镇,1987年撤销临川县和抚州市,改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