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五华楼

五华楼

亦作五花楼、五华台。云南大理古建筑。楼在今大理市中,相传为唐大中十年(856),南诏王劝丰所建。相传楼方广五里,高百尺,上可容纳万人。蒙氏、段氏时,为“西南夷十六国”聚会之所。元宪宗三年(宋宝祐元年,1253),忽必烈征大理,驻兵楼前。至元三年(1337),重新修葺。明初,毁于兵火。今遗址尚存。明清时,大理城南门内谯楼亦称五华楼,然仅存其名,并非旧观。

猜你喜欢

  • 秃鲁班

    即“朵鲁班”。

  • 广东实学馆

    学校名。又名西学馆、博学馆。早期的海军军事技术学校。清光绪六年十二月(1881.1)两广总督张树声在黄埔对河长洲创建,次年十二月建成开学,取名实学馆。延请廖廷相为总办,聘西人教习二人,设英文教习三人、

  • ①担任公职之人的总称。《礼记·王制》:“论定,然后官之。”孔颖达疏:“其诸侯以下,三公至士,总而言之,皆谓之官。”②官署简称。《礼记·曲礼下》:“在官言官,在府言府。”郑玄注:“官谓校图文书之处。”③

  • 耿京

    ?—1162金济南(今属山东)人。金主亮南下时,因不堪征赋骚扰,结集李铁枪等六人,入东山,率众攻克莱芜、泰安,渐至数十万人,自称宋天平军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王友直起兵大名抗金,也表示愿受节

  • 李孝光

    元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字季和。以文章闻名于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日众。至正七年(1347),为秘书监著作郎,见顺帝于宣文阁,进《孝经图说》。次年,升秘书监丞。未几病死,年五十三。有《五峰集》

  • 战国楚邑。即今安徽宿州市东南蕲县集。《史记·楚世家》:王负刍四年(前224),“秦将王翦破我军于蕲,而杀将军项燕”,即此。秦置县。

  • 奏书

    文书名。始于汉,为诸侯王国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刘勰《文心雕龙·书记》:“战国以前,君臣同书。秦汉立仪,始有表、奏,王公国内,亦称奏书。”清代作为皇帝上书皇太后时使用的一种文书。如庆贺寿诞等。首书

  • 双眼花翎

    服饰名。亦称二眼花翎。清代官员所戴花翎之一。即孔雀羽尾端为二眼者。依例受封镇国公、辅国公及和硕额驸可戴用,亦授予有军功的文武大臣。

  • 腊河谷

    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北洪涛山南。《资治通鉴》:唐武德六年(623),苑君璋以突厥寇马邑,李高迁及高满政御之,攻破于腊河谷,即此。

  • 折易轻赍

    清征收余耗米之外,每石又加脚米六升。此外,每百石,江西别加过湖米七升,浙江别加脚耗四斗二升,江苏南部别加三斗三升,江苏北部别加二斗七升,均作脚米。脚米二升折银一分征收,谓之折易轻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