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九经

九经

①九部儒家经典。历代文献所指不完全相同。《经典释文·叙录》指《易》、《书》、《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孝经》、《论语》。《初学记·经典》指《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宋刻巾箱本《九经》包括《易》、《书》、《诗》、《左传》、《周礼》、《礼记》、《孝经》、《论语》、《孟子》。明郝敬《九经解》为《易》、《书》、《诗》、《春秋》、《三礼》、《论语》、《孟子》。清朱彝尊《经义考·通说》指《易》、《诗》、《书》、《周礼》、《礼记》、《春秋》、《孝经》、《论语》、《孟子》。清惠栋《九经古义》指《易》、《书》、《诗》、《三礼》、《公羊传》、《谷梁传》、《论语》。②儒家所谓治天下的九条原则。《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猜你喜欢

  • 置货售物以求利之所。汉时谓邸,晋始称店。南朝齐明帝因刘休妻王氏妬,敕王氏二十杖,令其于宅后小店亲卖扫帚等以辱之。后多将居物之处称为邸,沽卖之所称为店。

  • 详定一司敕令所

    官署名。宋神宗时始置。掌删定一司新颁敕令,纂类成书。设提举详定一司敕令官、详定官、删定官等。

  • 火炎衡轭

    战国时秦国制订和执行之牲畜检疫消毒规定。《睡虎地秦墓竹简》:“者(诸)侯客来者,以火炎其衡厄(轭)。炎之可(何)?当者(诸)侯不治骚马,骚马虫皆丽衡厄鞅,韅(韅),辕,��

  • 期票

    清末京官支领秋季俸银的官票。在京王公百官俸银,向分二、八月两次支领。咸丰三年(1853)户部奏准世职自亲、郡王以下伯以上,文职自四品以上,武职自二品以上,均给予期票五成,统限于农历八月一日持票赴库关支

  • 诗经原始

    书名。清方玉润著。十八卷,另卷首二卷。以《诗经》“自汉迄今,未有达诂”,乃“循文按义”,“欲原诗人始意”(《诗经原始自序》),故名。于诸家《诗》说,辨其得失,不为所囿。反对盲目崇信《诗序》及朱熹《诗集

  • 班稚

    一作班穉。西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彪之父。少为黄门郎中、常侍。成帝末,欲立定陶王为太子,数遣使问近臣,他独谨慎不言。哀帝即位,出为西河属国都尉,迁广平相。素与王莽友善,及莽秉政,以不颂莽德

  • 贤义王

    明朝廷对瓦剌首领太平的封号。正一品勋阶。太平死,子捏烈忽袭封。正统时为脱欢所灭。

  • 狄葆贤

    1873—1921江苏溧阳人,字楚青,号平子。戊戌维新运动中与谭嗣同、唐才常等相过从,宣传变法。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返沪,与谋自立军起事。事败,避居日本。三十年回上海创刊《时

  • 李惟清

    934或943—998北宋下邑(今河南夏邑)人,徙章丘(今属山东),字直臣。开宝中,以三史解褐。为涪陵尉,禁巫师,教民以医药,稍变风俗,并奏杀不法宦官,由是知名。太平兴国三年(978),为荆湖北路转运

  • 周文王

    又称周侯、西伯、姬伯,周原甲骨文作周方伯。姬姓,名昌。王季之子,武王之父。原为商朝的诸侯,三公之一,封西伯。能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人皆先后投奔。商纣暴虐,作炮烙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