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九章律

九章律

汉代法规。又称《汉律九章》。汉高祖命相国萧何作。计有“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等九章,故名。前六章主要是刑罚方面的规定,大体采摭秦法,源自战国时魏相李悝所著《法经》。后三章称为“事律”,是关于户籍、赋役、畜产、仓库、兴造等方面的规定,系萧何创立。为汉律六十篇的一部分,原文均佚。

猜你喜欢

  • 华州

    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东雍州置。治郑县(今华县西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治郑县(今华县)。圣历后辖境相当今陕西华县、华阴、潼关等市县及渭南市渭北地。垂拱、上元初曾二度改名太州,辖

  • 神部尚书

    官名。北魏置,尚书省神部曹长官,掌祭祀事务。《魏书·礼志三》:“高祖荐酌,神部尚书王谌赞祝讫,哭拜遂出。”又说为祠部尚书之异称。

  • 海彝

    即“海罗罗”。

  • 鲜于仲通

    693—755唐渔阳(治今天津蓟县)人,寄籍新政(今四川南部东南)。开元二十七年(739),任剑南道采访支使。天宝初,拜蜀郡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中丞,持节充剑南副节度使。时杨国忠从军于蜀,不能归,他常资

  • 杨仆

    仆(僕)西汉弘农宜阳(今河南宜阳西)人。武帝时以千夫为吏,河南守举为御史。使督关东“盗贼”,以严酷著称。稍迁至主爵都尉。后以楼船将军征南越,有功,封将梁侯。复与王温舒俱破东越。元封二年(前109),将

  • 太常卿

    官名。两汉至南北朝前期为太常的尊称。南朝梁正式定为官名,为十二卿之一。掌宗庙陵园、祭祀礼乐、天文术数、学校等,领明堂、二庙、太史、太祝、廪牺、太乐、鼓吹、乘黄、北馆、典客馆等令、丞及陵监、国学及协律都

  • 汉书管见

    书名。清朱一新撰。四卷。为研究《汉书》心得之结集。其内容有版本字句之校勘,有史事之考订。征引资料,上至《史记》及服虔以后诸家注释,下及《海国图志》、《瀛环志略》,旁征博引,颇为精审。

  • 药斑布

    明代苏州府、嘉定县及安亭镇所产之棉布,为青蓝色印花布。布面呈药斑花纹,故名。

  • 陈径

    明初奉化(今属浙江)人,字子经。其家世传史学。明初侨居白下(今南京),为翰林学士,迁待制,后以非罪死。著有《通鉴续编》、《尺牍筌蹄》等。

  • 龙州

    ①西魏废帝二年(553)置。治江油县(今平武县东南)。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青川等县地。隋大业初改为平武郡,唐武德元年(618)改为龙门郡,旋加“西”字。贞观元年(627)复为龙州。天宝元年(742)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