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乐舞生

乐舞生

乐生、舞生之合称。专备大祀、宗庙、社稷、山川、孔子及各山陵祭祀演奏乐舞之用。明代隶神乐观,由太常寺协律郎等官教习。每遇祭祀,先期于本观演习。各种祀典所用人数皆有严格规定。洪武初,选用道童,其后乐生用道童,舞生用军民俊秀子弟。清代隶神乐署,兼隶太常寺。其中乐生一百八十人,舞生三百人,俱汉员。

猜你喜欢

  • 一戎大定乐

    即“大定乐”。

  • 租铢之律

    律名。亦作贩卖租铢之律。汉代征收商业税的有关法律。租铢,即按商业交易额征税。据《汉书·食货志》:元帝时,贡禹奏言“除其贩卖租铢之律”。但未被采纳。颜师古注:“租铢,谓计其所卖物价,平其锱铢而收租也。”

  • 崔寔

    ?—约170东汉涿郡安平(今属河北)人,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父卒,因厚葬竭尽资产,曾以酤酿贩鬻为业。桓帝时,任议郎,迁大将军梁冀司马,著作于东观。后出任五原太守,教民纺绩、织纴,免除无衣之苦。又整

  • 指物论

    《公孙龙子》篇名。旨在论证“指”与“物”二者的关系,故名。“物”即事物;“指”,解说不一,有“概念”、“属性”等说。以“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为全篇总纲,强调“指”是抽象、独立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可用“指”

  • 罨曲(麯)

    古代酒曲品种之一。宋朱肱在所著《北山酒经》中将其所知的十三种酒曲按制作方法的差异分为罨曲、风曲、䤖曲三大类。“顿递祠祭曲、香泉曲、香桂曲、杏仁曲,已上罨曲。”其制法的主要特点是把生曲埋置

  • 荥阳县

    荥一作荧。战国韩邑,秦置县。《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围荥阳。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叔弗能下”,即此。治今河南荥阳市东北。两汉属河南郡。魏晋为荥阳郡治。北魏太和中移治大索城,即今荥阳市,仍为荥阳郡治

  • 王思政

    北朝时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有武略。初为员外散骑侍郎,曾从北魏北海王元颢出讨关陇万俟丑奴,平阳王元修闻其名,引为宾客。元修即帝位时,使总宿卫。曾劝帝西迁以摆脱丞相高欢之控制,帝纳之。西魏大统四年(5

  • 妇人大全良方

    书名。又称《妇人良方集要》。简称《妇人良方》。南宋陈自明撰。二十四卷。成书于嘉熙元年(1237)。包括妇科、产科两大部分,分为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八门,每门列若干病证,叙病因

  • 渌州

    辽改渤海国西京鸭绿府置。因鸭渌水得名。治弘闻(今吉林白山市东临江)。末年废。

  • 留异

    ?—564南朝陈东阳长山(今浙江金华)人。世为郡中著姓。梁时由蟹浦戍主历晋安、安固县令。侯景乱梁,还乡募兵,随太守沈巡援京城。后降于景将宗子仙,被署为东阳太守。景平,仍为郡守。绍泰二年(556)为缙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