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举状

举状

官方文书。又称举削、奏削、荐削、荐牍。宋代举主为被推荐人所撰荐举书。内容视推荐目的,如改官、转官、荫补、应举等而有所区别。保举初入官选人参选,须写明确是正身,年已及格,合该参选等项。参见“职令状”、“京状”。

猜你喜欢

  • 镇抚

    官名。元代始置,为万户府下镇抚司官。二人,蒙古、汉人参用。上万户府所属为正五品,中万户府从五品,俱金牒;下万户府所属正六品,银牒。明代于各卫镇抚司设,二人,从五品,掌本卫刑名。设于千户所千户下二人,初

  • 严道

    县名。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太平寰宇记·雅州》:“秦始皇二十五年灭楚,徙严王之族以实于此地,故曰严道。”汉因之。《汉书·文帝纪》:前六年(前174)“淮南王长谋

  • 蛮民

    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包括不同语言系属和不同文化特征的人们共同体。西汉王朝平定南越国后,在海南岛建立珠崖、儋耳郡,称土著居民为蛮民或蛮。沿用至清。

  • 西陵

    ①战国楚邑。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战国策·秦策四》:顷襄王二十年(前279),“白起拔楚西陵”,即其地。《括地志》谓在今湖北新洲县西,《水经·江水注》谓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当误。②陵墓名。(1)即三国吴

  • 铁钱

    即铁铸币。北宋时,四川通用铁钱,陕西、河东铁钱、铜钱兼用。南宋四川仍用铁钱,与金接壤的淮南、京西等地亦用之。铁钱币值较低,斤两颇重,易锈蚀,不易储藏,也不便于商业贸易。清咸丰四年(1854)清政府户部

  • 詹何

    战国时楚人。亦称詹子、瞻子。继承杨朱思想,主张“重生”、“为身”。认为“重生则轻利”(《吕氏春秋·审为》),为身与为国互相对立。反对“伤生”的纵欲任性行为。曾居室内,“有牛鸣于门外……曰:然,是黑牛也

  • 注差

    明代户部十三司官吏的差委。由吏部选授。若由户部疏名上请则为题差,札委则为部差。合为三等,任期分别为三年、一年或三个月。

  • 淮南厉王

    见“刘长”。

  • 卢熙

    明苏州昆山(今属江苏)人,字公暨。洪武初以荐授睢州同知,行知府事。时御史搜索旧军,籍民千数,檄令追送。坚执不从,事得平息。卒于官,家贫无力治丧。

  • 果类相从,纵横相当

    果园管理措施。见于汉王褒《僮约》。指果园之布局,要求纵横成行,美观整齐。如对桃、李、梨、柿等果树提出“三丈一树,八尺为行”之株行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