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临品

临品

春秋楚地。在今湖北丹江口市境。《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楚子乘驲,会师于临品”,以伐庸,即此。

猜你喜欢

  • 大体

    孟子用语。指人的心志,与“小体”相对。《孟子·告子上》:“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东汉赵岐注:“大体心思礼义,小体纵恣情欲。”南宋朱熹注:“大体,心也;小体,耳目之类也。”认为君子是受礼义支

  • 罗隐

    833—909唐末五代新城(今浙江桐庐东北)人,一作余杭(今浙江余杭南)人,原名横,字昭谏。少工诗善文,名重一时。以貌陋,应十举不中。乃改今名,自号江东生。不受朱温召,入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幕,历官著作佐

  • 护军参领

    官名。清代八旗护军营之职官。位在护军统领之下。八旗满洲每旗十人、蒙古每旗四人,正三品。掌统率所辖护军,出则骑从夹乘舆车,居则宿卫直守门户。初名巴牙喇甲喇额真,天聪八年(1634)改称巴牙喇甲喇章京,顺

  • 狭乡

    历代对地少人多地区之称。北魏、隋、唐时实行均田制,凡诸地狭人多之处,有进丁受田而不乐迁者,则不能依例受田,其民户受田数量大多少于宽乡。明初实行徙民屯种政策,多迁狭乡民户于宽乡,给田地牛种,以安其业。

  • 番匠

    唐代官府手工业中轮班服役的工匠,是唐官手工业的基本劳动力。唐代工匠,专有匠籍,“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平时散在诸州,每年需到少府、将作等监服番役二十日,故名番匠,又称短番匠。如二十日役满需留者,

  • 杨卓霖

    ?—1907清湖南醴陵人,一作杨卓林,又名恢,字公仆。早年入清军为目兵。光绪二十六年(1900)随军至京、津,抵抗八国联军。旋入南京将弁学堂。三十年留学日本。次年入同盟会,积极参加反对日本政府取缔中国

  • 惠登相

    ?—1645明末陕西清涧人,号过天星。崇祯初起义,后为豫楚十三家之一,并属罗汝才九营,活跃于豫楚一带。崇祯十一年(1638),随罗汝才伪降,屯驻均州。再起后,又随罗汝才转战兴山、彝陵一带。十三年,遭杨

  • 中州

    ①地区名。犹言“中原”。对异域而言指中国,在中国范围内或泛指黄河流域,或专指居《禹贡》九州中间方位的豫州之域。明清以来专指河南一省。参见“中原”。②州的等级。元在江北以户口六千户以上、一万五千户以下为

  • 端忠敏公奏稿

    书名。清端方撰。十六卷。因其谥号“忠敏”,故名。是书所辑奏稿涉及晚清时政文字颇多。有1913年刊本。

  • ①古代对成年男子之通称。②指古代服劳役之成年男子。《左传·哀公元年》:“里而栽,广丈高倍。夫屯昼夜九日。”孔颖达疏引刘炫曰:“谓夫役屯聚昼夜不止,九日而筑垒成耳。”③古代田亩。《周礼·地官·小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