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东京小宗伯

东京小宗伯

官名。北周东京小宗伯上大夫的省称。大象元年(579)置,为东京(今河南洛阳)春官府长官。赵芬任职时兼摄夏官府事,并与小司寇长孙平分掌东京六府事。后听命于东京小冢宰。正六命。隋开皇元年(581)罢。

猜你喜欢

  • 陈维崧

    1625—1682明末清初江南宜兴(今属江苏)人,字其年,号迦陵。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预修《明史》。工诗及骈散文,尤长于词。曾与朱彝尊合刊词稿,并称“朱陈”。词作多至一千八

  • 普乐寺

    俗称圆亭子。在今河北承德市。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为汉式建筑,但山门朝西,中轴线与磬锤峰相对。其主体建筑为“阇城”,有三层石砌方台,台上建圆形殿座,称旭光阁,阁之中央圆形须弥座上建大型“曼陀

  • 帖可

    即“铁哥”。

  • 字寄

    清代军机处用语。即不经内阁明发,而以军机大臣寄信的形式密发的上谕。其收文者,大都为各地封疆大吏或钦差大臣和高级武职官员。详“传谕”。

  • 顶耕银

    又称顶首银、顶手银、顶价等。清代指佃户租地时所交业主银钱,退佃时需归还。佃户往往据此可将租地转佃。又,佃户转佃时,向新佃收取的银钱亦称顶耕银,退佃时亦需归还。

  • 提标

    清代各省提督亲辖之绿营兵。

  • 闪病

    西夏党项风俗。西夏少医药,有病则卜,令厮(巫)者送鬼或令病人迁居它室以避灾。

  • 粮长

    明代各粮区之长。由丁粮多之大户充任。负责本区田粮催征、经收、解运诸事宜。洪武四年(1371)始行于江浙,后复行于江西、福建、湖广等地。十年,令江南州县中纳粮万石以上之区,增设一名为副。其后渐有增至数名

  • 司金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金司长官,掌金属矿藏的开发、冶炼及器物制作。正五命。下设小司金下大夫、小司金上士以佐其职,领典矿中士、冶工中士、铸工中士、函工中士、雕工中士、锻工上士

  • 中林长官司

    又名中林验洞蛮夷长官司。土司名。明洪武中置,后废。永乐元年(1403)复置。清顺治十五年(1658)归附清政府。长官杨姓,治今贵州锦屏县西南,管平寨、贡寨等二十四寨。居民有侗族、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