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世界文明史

世界文明史

书名。清末上海作新社译自日文。三编十七章。第一编非文明史的人类,叙原始民族习俗宗教等事。第二编东洋文明,分述中国、印度、波斯、埃及、巴比伦、腓尼基等国古代文化。第三编欧罗巴,论述古代、中世、近代欧洲文明发展。其主旨在阐明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变迁轨迹,叙各时代各民族习俗、思想、宗教、哲学、诗歌、美术等兴起发展过程时,颇注重探究其特征与兴衰原因。收入光绪二十九年(1903)作新社印行的《政法类典·历史之部》。

猜你喜欢

  • 现行

    佛教名词。佛教大乘有宗指由“种子”所产生的一切现象,是“种子”潜伏状态的显现,故名。包括七转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与七转识相应的心所有法(心理活动和精神现象),七转识所

  • 哈剌温山

    亦作合剌温山、合剌浑山、哈剌温只都山。见元、明史籍,指今大兴安岭。蒙古客列亦惕部的王汗,被叔父古儿汗打败,逃至此山;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国王,东境至此山。

  • 夹谷清臣

    1133—1202金胡里改路(治今黑龙江依兰)人,本名阿不沙。世袭猛安。世宗大定元年(1161),以拥戴功迁昭武大将军。从纥石烈志宁镇压移刺窝斡及其余部,迁镇国上将军,知颖顺军事。二年,与孛术鲁定方等

  • 营缮监

    官署名。即将作监。唐光宅元年(684)改,神龙元年(705)复名将作监。

  • 安险县

    以在唐水之曲,山高岸险而名。西汉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应为安险侯,后改为县。治今河北定州市东南。属中山国。东汉改为安熹县。

  • 长安县

    西汉高帝五年(前202)置,七年定都于此。治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属内史(武帝时改为京兆尹)。北周明帝二年(558)分东部地置万年县(后改大兴县)。隋开皇三年(583)移治汉城东南新城(大兴城)。唐至清与

  • 利物渠

    水渠名。在唐河北道相州临漳(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三十里。咸亨四年(673)县令李仁绰开,引天平渠水,自滏阳下流入成安以溉田。

  • 滑台

    城名。在今河南滑县东滑县城。南燕慕容德曾建都于此。北魏、南朝宋时为兖州及东郡治,又是北魏河南四镇之一。城池坚固,北临黄河,为东晋南北朝时期军事要地。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北伐,王玄谟围攻数月不能下。

  • 蟇颐堰

    水堰名。在唐剑南道眉州通义(今四川眉山)东七里。开元中,益州刺史章仇兼琼开,筑堤障蜀江水,修筑东、西、中三大堰,大小筒口百余,溉眉山、青神等县田七万二千余亩。

  • 魏长城

    战国时期魏国修筑的长城。共两条:(1)河南长城。亦称“河外长城”。《水经·济水注》:“梁惠成王十二年(前358)龙贾帅师筑长城于西边……《郡国志》曰长城自卷径阳武到密者是矣。”位于黄河以南,大梁(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