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

佛教术语。指语言和思维所不能及之境界。一般用以比喻佛教的真理、最高的精神本体之妙。《维摩诘经·不思议品》:“若有菩萨信解不可思议解脱法门者,一切魔众无如之何。”有些佛教宗派用以渲染本宗派教义的神秘性,如华严宗即称“法界缘起”论为“无尽难名”、“不可思议”。

猜你喜欢

  • 影堂

    家庙的别称。俗人悬挂先人遗像的灵堂或僧寺中安放佛祖真影之室亦称影堂。元代设影堂奉祀帝后影像。世祖时在真定(今河北正定)玉华宫置睿宗帝后影堂。后多置于大都(今北京)佛寺内:世祖、裕宗帝后影堂在大圣寿万安

  • 杜文秀

    1828—1872清云南永昌(今保山)金鸡村人,字云焕,号百香。回族。廪生出身。咸丰六年(1856)反抗清政府支持临安恶霸镇压回民,在蒙化(今巍山)联合汉、彝、白、傈僳等族人民起义,攻克大理,被推为总

  • 须弥

    梵文Sumeru的音译,意译“妙高”、“妙光”、“安明”、“善积”、“善高”等。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佛教以此山出水八万四千由旬(一由旬合四十里,或说三十里),入水八万四千由旬,其顶上为帝释天所居,其半

  • 洋务丛钞

    即《敦怀堂洋务丛钞》。

  • 得县

    西汉武帝以匈奴地置。因本匈奴得王所居,故名。治今甘肃张掖市西北。西晋改为永平县。自汉至三国魏为张掖郡治。汉时于此穿千金渠溉田。

  • 汨咄

    即“伯咄”。

  • 性相

    “性”与“相”的合称。佛教名词。“性”指事物固有的、不可改变的本质或本体;“相”指事物显露在外部的形象。《大智度论》卷三十一:“性言其体,相言可识。”佛教内部对性、相有不同的解释,在中国可分为“空宗”

  • 安置

    官制用语。宋代对犯罪官员的一种处分。即指定地区居住,并在一定程度限制其行动。其处分轻于编管而重于居住。

  • 萧纲

    即“梁简文帝”。

  • 皮牢

    战国赵邑。在今山西翼城县东三十里牢寮村。《史记·赵世家》:成侯十三年(前362),“魏败我浍,取皮牢”;《魏世家》:襄王十年(前309),“伐取赵皮牢”,皆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