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上三旗包衣佐领

上三旗包衣佐领

即“内府佐领”。

猜你喜欢

  • 明朝纪事本末补编

    书名。清彭孙贻撰。五卷。为补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而作,两书体例悉同。每卷一目,一为《秘书告成》,二为《科举开设》,三为《西人封贡》,四为《西南群蛮》,五为《宦官贤奸》。是时《明史》尚未刊定,故不云“

  • 青衣

    明清对生员降级处分的名目。岁考生员行六等黜陟法,即将生员成绩分为六等。名列第五等者降级,附生降为青衣,即脱掉襕衫,著一般青色衣服,谓之青生,以示贱之。且不许科考录遗。清道光以后,青衣名目渐废除。详“六

  • 上海女子北伐敢死队

    简称女子北伐队。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妇女组成的军事组织。清宣统三年十月(1911.11)由同盟会领导成立,沈警音任队长,成员约七十余人。经常组织演讲,进行革命宣传,发动妇女参军参政并帮助民军作战。南京光复

  • 司州

    ①三国魏都洛阳县,置司隶校尉部,通称司州。西晋始定为正式名称。治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东白马寺东)。辖境相当今山西永和、汾西等县以南,霍州、沁水、阳城等市、县以西,河南濮阳市、卫辉市、朱仙镇以西,伏牛山

  • 溴水

    见“溴水”。

  • 宋襄公

    ?—前637春秋宋国国君。公元前650—前637年在位。名兹父。宋桓公之子。齐桓公死后与楚争霸。襄公九年(前642),率宋、曹、卫、邾之师平齐乱,立齐孝公。次年,执滕国君。又命邾文公杀鄫国君,用以祭社

  • 战国魏邑。即今河南济源市东南轵城。《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十六年(前291)伐魏,“左更错取轵”,即此。西汉置县。

  • 右主客郎

    官名。西晋置,为尚书省右主客曹长官通称,亦称郎中,六品。东晋省并主客郎。北魏复置,太和十七年(493)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二十三年皆称郎中,六品,仍可通称为郎。北齐省。

  • 学校

    周代教育机关。学指国学,校指乡校。国学系天子或诸侯所立,是教育贵族子弟的机关。乡校是地方上教育平民的机关,也是平民聚会的场所。乡校也有称“庠”或“序”的。后世学与校逐渐不分,共为教育机关的名称。

  • 地堡城

    地名。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筑于城东钟山第三峰南麓(俗名龙膊子),作为城防要隘,拱卫天京。清同治三年五月三十日(1864.7.3)为湘军攻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