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馆阁

馆阁

①官署名合称。宋初沿唐制置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号称三馆,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总为崇文院。端拱元年(988),于崇文院中堂建秘阁,与三馆合称馆阁。掌收藏图籍、修国史及编校书籍之事。置昭文馆、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皆由宰相兼任。又有集贤院学士、集贤殿修撰、直集贤院、集贤校理、史馆修撰、直史馆、史馆检讨,直昭文馆、崇文院检讨、崇文院校书、直秘阁、秘阁校理、馆阁编校书籍等职,或召试除授,或特恩加职。除外官特恩加职以外,凡除馆职,均须供职一至二年,期满许带职外补,享受超迁官阶的优待。神宗元丰五年(1082)改革官制,改崇文院为秘书省,馆阁遂废。②明、清两朝为翰林院别称。因图书、修史、编敕等事皆归翰林院,故称。


唐宋藏书之处。馆阁是史馆、昭文馆、集贤院及秘阁的合称。宋沿唐制,设三馆分掌图书、经籍、修史等事。史馆置监修国史,昭文馆、集贤院置大学士,秘阁置直秘阁官。见《宋史·职官二·直秘阁》。

猜你喜欢

  • 中书郎

    官名。汉代置,属中书令。职掌及置废情况不详。三国吴沿置,仍隶中书令。负责草拟诏书,并常被派出执行重要使命,如孙休即位前,即由宗正与中书郎从会稽迎休至京城。还曾被派典校州郡文书,监察百官。品位虽不很高,

  • 都亭侯

    爵名。东汉置,位在乡侯下。晋、南朝宋、梁、北朝北魏皆置。初封都亭,后无封地。爵名,汉置,为亭侯的一种。在乡之亭称野亭,在城之亭称都亭。《后汉书·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传》:“帝求母王美人兄斌……斌还,迁

  • 州光初主薄

    隋代州主簿名目之一。见“州迎主簿”。

  • 东染院使

    官名。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分染坊使置。后用为武臣阶官,属西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

  • 赤龙氏

    太皞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见“太皞”。

  • 文书名。下行文。始用于汉朝。凡官长告诫僚属,尊长告谕子孙均称敕。南北朝以后,则成为皇帝专用的命令文书之一。唐、宋之时,君主指示及诫励臣工或晓谕军民时,有敕旨、敕牒、敕书之类。明朝之敕由殿阁大学士起草进

  • 内侍黄门

    官名。宋朝置,为内侍阶官,位在内侍高班下、小黄门上。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定为从九品。内侍官名。宋代内侍省、入内内侍省皆置,管侍奉。见《宋史·职官六》。

  • 五威前关将军

    将军名号。新莽始建国元年(后9)置。《汉书·王莽传》: “命明威侯王级曰: ‘绕霤之固,商当荆楚。女作五威前关将军,振武奋卫,明威于前’。”将军名号,王莽置,为四关将军之一,掌守前关,南挡荆楚。《汉书

  • 左右备身幢主

    参见“左右备身五职”。

  • 奏事章京

    官名。清朝外奏事处之职官,亦称 “奏事官”。额设六人,其中内务府司员兼充四人,各部院司员派充二人。掌传递外廷章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