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门候

门候

官名。主城门或军营门。西汉城门校尉属官有十二城门候,掌按时开闭城门。东汉沿置。城门每门候一人,六百石。又,诸将军营部亦置。隋朝为左右监门府属官。隋高祖仁寿三年 (603)于监门府置门候一百二十人。炀帝时增至二百四十人,正七品,与左右门尉分掌门禁守卫。


官名,两汉都城十二城门皆置候,属城门校尉,掌开闭城门,查问出入人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城门校尉》:“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有司马、十二城门候。”《汉书·蔡义传》:“数岁,迁补覆盎城门候。”注:“门候,主候时开闭也。”《后汉书·百官四·城门校尉》:“城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雒阳城门十二所……城门每门候一人,六百石。”《后汉书·鲍永传》:“帝叔父赵王良尊戚贵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肃然,莫不戒慎。”注:“《东观记》曰:时良从送中郎将来歙丧还,入夏城门,与五官将车相逢,道迫,良怒,召门候岑尊,叩头马前……良诸侯藩臣,蒙恩入侍,宜知尊帝城门候吏六百石,而肆意加怒,令叩头都道,奔走马头前。无藩臣之礼,大不敬。”州县苑之门也置门候。《后汉书·方术·李郃传》:“县召署幕门候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十二城门候。”注:“师古曰:门各有候,萧望之署小苑东门候,亦其比也。”将军府和军营也设门候。《后汉书·百官一·将军》:“其别营领属为别部司马,其兵多少各随时宜。门有门候。”《三国志·魏书·张邈传》:“玄德,布弟也。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隋朝左右监门府属下有门候120人,炀帝时增至240人,正七品,与左右门尉分掌门禁守卫。

猜你喜欢

  • 朝散大夫

    官名。隋文帝始置,为正四品文散官。炀帝大业三年(607) 为从五品。唐沿置,从五品下。北宋初沿唐制,神宗元丰三年 (1080) 废罢文散官,改为新寄禄官,定为从六品,取代旧寄禄官中行郎中。金再置为文散

  • 秘书卿

    官名。元代秘书监的长官,其地位在秘书监太监、少监之上。见“秘书监(2)”。

  • 行台省尚书右丞

    官名。北魏始置,东魏、西魏、北齐沿置。隋、唐行台尚书省置,皆一员,隋朝为视从四品; 唐初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为正四品下,诸道行台尚书省为从四品下。与左丞掌分司纠正省内。高祖武德五年至九年 (622—62

  • 祐国营缮都司

    官署名,元朝置。文宗天历元年(1328) 立万圣祜国营缮提点所。三年,改为营缮都司,秩正四品,隶隆禧总管府下,置达鲁花赤、司令、大使、副使各一员。

  • 羽骑

    羽骑,为“羽林骑”的省称,即羽林军的骑兵,为禁卫军,汉置,分左、右,其长官称监,有丞。《后汉书·百官二·光禄勋》:“羽林左监一人,六百石。主羽林左骑。丞一人。羽林右监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羽林右骑。

  • 千户侯

    爵名,食邑千户的列侯,也称千户之君。《史记·货殖列传》:“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人,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 熟券军

    宋元军名。南宋时驻在兵营和内地的军士均发给口券,称为熟券,用以领取军饷。因称领取熟券的军队为熟券军。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驻守襄阳的熟券军与生券军同时降元,成为新附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后多数熟券军

  • 巡视皇城御史

    官名。明代监察御史中有专司巡视皇城的,称巡视皇城御史,掌察纠不法。见《明史·职官二·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

  • 五监

    官署合称。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指少府监、长秋监、将作监、国子监、都水监。唐朝改长秋监为内侍省,增置军器监,仍合为五监。隋唐与宋中央官署中诸监的合称。隋炀帝分太府寺设少府监,改内侍省为长秋监,国子寺

  • 府卿

    官名,即卿或少府卿。东汉皇帝的太傅为上公,司徒、司空、太尉均称公。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府的长官皆称卿,故府卿即九卿或九卿中的某一卿。《后汉书·朱乐何列传·朱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