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里长

里长

官名。战国置,为一里之长,掌里之政令。北魏亦置,为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负责核实户籍,征发徭役。里长最初可复二夫兵役,后免一夫役调。北齐改以五十家为闾里,设长一人。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定制: 百家为里,设里长一人。唐不置。明朝规定每县民户相邻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里长,里分十甲曰里甲。里长、甲长轮充,十年一轮。里长负责一里一岁中诸色杂目应役,依上、中、下户分为三等编第均之,故里长亦为当时徭役一种。清朝大体沿袭明制。


乡官名。里的长官称里长,即里正。《墨子·尚同上》:“是故,里长者,里之仁人也,里长发政里之百姓。”明设里长,《大明律·附例四》:“凡各处人民,每一百户内议设里长一名、甲首一十名,轮年应役,催办钱粮,勾摄公事。”参看“里正”条。

猜你喜欢

  • 王府法曹参军事、行参军

    官名。隋于诸王府置法曹行参军,唐代改为法曹参军事,置于亲王府,员额一人,秩正七品上,掌按讯、决刑。

  • 积庆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官署名。辽朝置。南面官,掌积庆宫汉人军民之政。亦称“积庆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

  • 牧夫

    ①官名。又称“牧”。西周置,主管一方政令的伯长。《尚书·周书·立政》: “宅乃牧,宅乃准。”孔安国传: “牧,牧民九州之伯。”又《立政》: “我其立政、立事、准人、牧夫。”②各官署长官泛称。《尚书·周

  • 九豆和官

    官名。北魏置。《南齐书·魏虏传》:“又置九豆和官,宫城三里内民户籍不属诸军戍者,悉属之。”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

  • 式道中候丞

    官名。西汉置,属执金吾,为式道中候副职。东汉省。官名,西汉置,属执金吾,为式道中候之副,车驾出,掌佐式道中候在前清道,还,持麾至宫门,宫门乃开。参看“式道候”条。

  • 太和宫都部署司

    官署名。辽北面官。掌太和宫契丹军民之事。置都部署、副部署、判官等职。

  • 平蛮将军

    将军名号。新莽置。《汉书·王莽传》:“ (天凤元年) 益州蛮夷杀大吏程隆,三边尽反。遣平蛮将军冯茂将兵击之。”明朝亦置。湖广地区总兵官挂印称将军者,曰平蛮将军。杂号将军名,西汉末年,王莽置,凡将军皆主

  • 北洋通商大臣

    官名。简称“北洋大臣”。清朝同治九年 (1870) ,改三口通商大臣设。加钦差名义,由直隶总督兼。掌直隶、奉天、山东三省通商、交涉、海防及其它洋务。凡津海、东海、山海各关政悉统焉。官名,清朝道光年间,

  • 巡仓御史

    官名。明代十三道御史中,有专管巡视仓场的御史,掌查仓弊。清代监察御史中,有专巡视京、通各仓御史,称巡仓御史。见《明史·职官二·都察院》、《清史稿·职官二·都察院》。专差御史名。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

  • 木仓

    官署名。清朝工部所属之办事机构。位于天安门右千步廊外。顺治(1644—1661)初置。设满、汉监督各一人,下设经承二人。掌储皇木厂所收各省解运木材及架木、幔城、网城物料、并供内务府及京师工程用木。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