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
官名。契丹初为贵族子弟称号,其犯罪籍入者,没入瓦里,为皇室服役,称著帐郎君。入辽后,一些官衙亦设郎君官,如会同元年 (938),改南、北府及国舅帐郎君为敞史。北枢密院亦有郎君一职,还有横帐郎君等号。
1、门生故吏对府主子弟的尊称。《三国志·蜀书·张嶷传》:“取古则今,今则古也,自非郎君进忠言于太傅,谁復有尽言者也。”
2、唐人称新科进士为郎君或新郎君。《唐摭言·三·期集》:“同年初到集所,团司、所由辈参状元后,便参众郎君。拜讫俄有一吏当中庭唱曰:新郎君就座,只东双西。”
官名。契丹初为贵族子弟称号,其犯罪籍入者,没入瓦里,为皇室服役,称著帐郎君。入辽后,一些官衙亦设郎君官,如会同元年 (938),改南、北府及国舅帐郎君为敞史。北枢密院亦有郎君一职,还有横帐郎君等号。
1、门生故吏对府主子弟的尊称。《三国志·蜀书·张嶷传》:“取古则今,今则古也,自非郎君进忠言于太傅,谁復有尽言者也。”
2、唐人称新科进士为郎君或新郎君。《唐摭言·三·期集》:“同年初到集所,团司、所由辈参状元后,便参众郎君。拜讫俄有一吏当中庭唱曰:新郎君就座,只东双西。”
官名。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 增置,为正六品下武散官,专授归唐将领,隶诸卫。武散官名。唐置,专授给少数民族首领,秩正六品下。
官名。东汉末曹操出征时临时置,掌留守事务。《三国志·国渊传》: “太祖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亦称留府长史。官名,也称留府长史,东汉末年曹操置,掌留守事务,为临时性的。《三国志·魏书·国渊传
官名。清末各省劝业长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革地方官制,始置。每省一人,正四品,简任。任期三年,归督抚节制并由农工商部、邮传部考查。掌全省农工商矿及各项交通事务(大员特办者除外)。设公所为衙署。
官名。清朝内务府武备院所属北鞍库之属官。掌帐房处事。初名“帐房头目”,额设三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定为七品。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是称。三十六年定为三等侍卫衔,食六品俸。
官名。宋置,见“太医局”。
官名。辽北面官。掌六院部族军民之政。会同元年(938)改称南院大王。
官名。魏晋南北朝置五兵尚书、七兵尚书,掌军事枢务,十六国后燕、西秦、北凉所置则称兵部尚书,为尚书省兵部曹长官。西魏尚书省分十二部,改七兵为兵部,或说置尚书。西魏末、北周改置兵部中大夫,属夏官府。隋、唐
官名。亦作通传,太平天国设置,为燕豫二王府及侯、相、检点、指挥所属,主管传达命令意见,分别称为燕传、豫传、侯传、相传、检传、指传。燕、豫传员额各八人,以左一、右二编号,如燕左一通传,燕二通传之类,官阶
官署名。金朝置,属太府监。掌收买宫中所用果实生料诸物。设使、副使主司事,秩从八品、正九品。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改市买局。
武官名。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