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运副公署

运副公署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见“盐运使公署”。

猜你喜欢

  • 僧录司正印、副印

    清僧录司的正副主官,由僧官中一人充任,不著品。

  • 榷酤官

    官署名。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 置,主管酒类专卖,昭帝始元六年(前81) 罢郡国榷酤官,改征酒税。官名,汉武帝天汉年间置,掌酒类专卖,昭帝始元六年罢,改为征收酒税。

  • 开国伯

    爵名。初指伯爵中开国置官食封者,后仅为爵位名。食邑为县,故爵前常冠以所封县名。晋朝始置,位在开国侯下,二品; 南朝沿置,梁开国诸伯,位视九卿,班次之; 隋初置为九等爵第七等,正三品,炀帝大业三年(60

  • 上库令

    官名。南朝梁置。流外三品蕴位。属太府卿。

  • 黄带子

    清朝宗室别称。以其系金黄色带,故名。即指显祖塔克世(太祖努尔哈赤之父)的直系子孙。清朝宗室的别称,因其系黄带子为标志,故称黄带子。《清史稿·职官一·宗人府》:“显祖宣皇帝本支为宗室,系金黄带;旁支曰觉

  • 三品蕴位

    官职等级。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 (508)改原九品制,在十八班及流外七班之下,设三品蕴位,以授流外官。其中包括著作正令史,集书正令史至晋安练葛屯主等官。授予寒士与寒人。

  • 大礼使

    官名。宋朝置,为大礼五使之一,以宰相或亲王充任。参见“大礼五使”。官名。宋代行南郊等大礼时置,以宰相充任,参掌大礼,事毕即罢。

  • 国史馆

    清朝纂修国史之机构。简称“史馆”。隶翰林院。康熙二十九年(1690),为修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史始开,称“三朝国史馆”。以后续修“四朝国史”、“五朝国史”。乾隆十四年 (1749),以五朝本纪修成停馆

  • 威海卫管理公署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掌威海卫行政区的行政事务。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十月二日国民政府公布并于次年五月又加以修正的。《威海卫管理公署组织条例》规定,威海卫管理公署直隶于行政院,设专员一人;署内

  • 都牧曹

    官署名。北魏置,掌管马、牛等牲畜的牧养,属尚书省。以都牧尚书为长官,下设都牧少卿、都牧令等官属,以及内廷派驻的都牧曹给事中、给事、龙牧曹奏事中散等监察官员。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罢,其职掌并